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图表清单 | 第8-10页 |
| 1 引言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陈述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5-29页 |
| 2.1 虚拟社区 | 第15-17页 |
| 2.1.1 虚拟社区的内涵 | 第15-16页 |
| 2.1.2 虚拟社区的种类 | 第16-17页 |
| 2.2 问答社区 | 第17-23页 |
| 2.2.1 问答社区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 2.2.2 问答社区的分类与特点 | 第19-22页 |
| 2.2.3 问答社区的运行机制 | 第22-23页 |
| 2.3 问答社区研究现状 | 第23-29页 |
| 2.3.1 问答社区早期的研究 | 第23-25页 |
| 2.3.2 问答社区的内容质量研究 | 第25-27页 |
| 2.3.3 问答社区的用户研究 | 第27-28页 |
| 2.3.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28-29页 |
| 3 相关理论概念与维度分析 | 第29-43页 |
| 3.1 通信系统模型 | 第29页 |
| 3.2 信息质量 | 第29-34页 |
| 3.2.1 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 | 第29-31页 |
| 3.2.2 信息质量评价相关研究 | 第31-34页 |
| 3.3 问答社区信息质量维度分析 | 第34-43页 |
| 3.3.1 信息内容质量 | 第35-38页 |
| 3.3.2 信息表达质量 | 第38-39页 |
| 3.3.3 信息系统质量 | 第39-41页 |
| 3.3.4 信息效用质量 | 第41-43页 |
| 4 问答社区信息质量测量指标的设计与问卷调查 | 第43-48页 |
| 4.1 问答社区信息质量测量指标的设计 | 第43-46页 |
| 4.1.1 理论基础 | 第43-44页 |
| 4.1.2 测量指标的确定 | 第44-46页 |
| 4.2 问卷调查 | 第46-48页 |
| 4.2.1 问卷设计 | 第46页 |
| 4.2.2 问卷发放和回收 | 第46-48页 |
| 5 数据统计分析与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69页 |
| 5.1 因子分析与命名 | 第48-60页 |
| 5.1.1 效度检验 | 第48-51页 |
| 5.1.2 主成分因子的划分与命名 | 第51-52页 |
| 5.1.3 高阶因子的划分与命名 | 第52-58页 |
| 5.1.4 问答社区信息质量因子结构 | 第58-60页 |
| 5.2 信度分析 | 第60-63页 |
| 5.3 问答社区信息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3-69页 |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69-71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69-70页 |
| 6.2 不足及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9页 |
| 附录 | 第79-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