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文献研究综述及评价 | 第8-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3 文献综述评价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15-26页 |
2.1 新疆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 | 第15-20页 |
2.1.1 人均GDP与产业结构 | 第15页 |
2.1.2 工业化率与工业结构 | 第15-17页 |
2.1.3 就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 | 第17-18页 |
2.1.4 信息化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 第18-19页 |
2.1.5 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19-20页 |
2.2 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2.2.1 城镇化率与城镇规模 | 第20-22页 |
2.2.2 新疆城镇基础设施情况 | 第22-23页 |
2.2.3 城乡居民收入与恩格尔系数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因果关系研究 | 第26-32页 |
3.1 单位根检验 | 第26-27页 |
3.2 协整检验 | 第27-28页 |
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28-29页 |
3.4 VAR模型 | 第29-31页 |
3.4.1 VAR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 第29页 |
3.4.2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第29-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新疆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 第32-49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2-37页 |
4.1.1 指标因子的选择 | 第32-34页 |
4.1.2 权重赋值与数据处理 | 第34-37页 |
4.2 新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水平协调发展研究 | 第37-41页 |
4.2.1 新疆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 | 第37-38页 |
4.2.2 新疆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 | 第38-39页 |
4.2.3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 第39-41页 |
4.3 新疆区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 第41-48页 |
4.3.1 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测度 | 第41-43页 |
4.3.2 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 | 第43-46页 |
4.3.3 区域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发展对策 | 第49-53页 |
5.1 结论与不足之处 | 第49-50页 |
5.1.1 结论 | 第49-50页 |
5.1.2 不足之处 | 第50页 |
5.2 发展对策 | 第50-53页 |
5.2.1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 第50页 |
5.2.2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 | 第50-51页 |
5.2.3 增强城市辐射作用,大力发展城市群 | 第51页 |
5.2.4 统筹城乡,实现基本服务均等化 | 第51-52页 |
5.2.5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新疆经济发展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