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轴器传动套液压成形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联轴器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2.2 联轴器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3 液压成形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4 液压成形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页 |
1.4 课题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及可行性 | 第14-15页 |
1.4.1 拟采用的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2 课题的创新性以及可行性分析 | 第14-15页 |
1.5 课题的预期成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弹性柱销联轴器结构设计 | 第16-22页 |
2.1 柱销式联轴器的简介 | 第16-18页 |
2.1.1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 第16-17页 |
2.1.2 弹性柱销联轴器 | 第17-18页 |
2.2 弹性柱销联轴器的结构设计 | 第18-21页 |
2.2.1 弹性柱销联轴器型号的选定 | 第18-19页 |
2.2.2 联轴器结构改进设计 | 第19-21页 |
2.2.3 联轴器材料的选取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传动套内高压成形的力学分析 | 第22-32页 |
3.1 液压成形简介 | 第22-24页 |
3.1.1 内高压成形原理及工艺 | 第22-23页 |
3.1.2 内高压成形的优缺点 | 第23-24页 |
3.2 管材自然胀形的变形特点 | 第24-25页 |
3.3 内高压成形壁厚变化 | 第25-27页 |
3.3.1 内高压成形壁厚变化 | 第25-26页 |
3.3.2 毛坯变形程度计算 | 第26-27页 |
3.4 内高压成形压力的计算 | 第27-29页 |
3.4.1 初始屈服压力 | 第28页 |
3.4.2 开裂压力 | 第28-29页 |
3.4.3 合模力 | 第29页 |
3.5 传动套内高压成形应力应变状态 | 第29-31页 |
3.5.1 胀形初期应力应变状态 | 第30-31页 |
3.5.2 胀形后期应力应变状态 | 第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传动套内高压成形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32-46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有限元模型及模拟方案 | 第32-38页 |
4.2.1 ABAQUS软件介绍 | 第32-34页 |
4.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4.2.3 模型参数设定 | 第35-36页 |
4.2.4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6页 |
4.2.5 接触的处理 | 第36-38页 |
4.3 内高压成形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8-45页 |
4.3.1 管坯壁厚对内高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2 内压对内高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摩擦对内高压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液压成形设备与模具 | 第46-62页 |
5.1 液压成形的影响因素 | 第46-47页 |
5.2 液压成形设备 | 第47-56页 |
5.2.1 内高压成形机组成和功能 | 第47-53页 |
5.2.2 内高压成形机主要参数 | 第53-56页 |
5.3 液压成形模具设计 | 第56-59页 |
5.3.1 模具结构和材料 | 第57页 |
5.3.2 模具侧壁和底边厚度的确定 | 第57-59页 |
5.4 冲头的密封 | 第59-60页 |
5.5 内高压成形液压系统原理 | 第60-6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