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识别的塑料模架报价系统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模架报价方法 | 第12-13页 |
1.3 模具/模架报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模具/模架报价系统国外研发现状 | 第13-14页 |
1.3.2 模具/模架报价系统国内研发现状 | 第14-16页 |
1.3.3 当前模具/模架报价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4 特征识别技术和主要特征识别方法 | 第16-19页 |
1.4.1 特征识别技术 | 第16-17页 |
1.4.2 主要特征识别方法 | 第17-19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总体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模架报价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20-32页 |
2.1 模架结构及其加工项分析 | 第20-25页 |
2.1.1 模架分类及结构特点 | 第20-21页 |
2.1.2 模架工作坐标系 | 第21-22页 |
2.1.3 模架主要加工项和配件 | 第22-25页 |
2.2 模架报价加工项的自动识别 | 第25-28页 |
2.2.1 模架中基础孔的识别方法 | 第25-26页 |
2.2.2 模架中关联孔的识别方法 | 第26-27页 |
2.2.3 模架报价系统中的特征识别 | 第27-28页 |
2.3 模架报价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2.4 模架报价的数据管理 | 第29页 |
2.5 模架报价系统架构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模架模型的表示和重构 | 第32-49页 |
3.1 中间交互文件和B-Rep模型 | 第32-34页 |
3.1.1 中间交互文件 | 第32页 |
3.1.2 实体的三维表示 | 第32-33页 |
3.1.3 模架STEP文件的信息模型 | 第33-34页 |
3.2 模架STEP文件的特征表达模型 | 第34-39页 |
3.2.1 模架板件的特征表达模型 | 第34-35页 |
3.2.2 模架板件上加工孔的特征表达模型 | 第35-38页 |
3.2.3 模架中配件的特征表达模型 | 第38-39页 |
3.3 模架STEP文件的特征模型重构 | 第39-48页 |
3.3.1 模架板件的特征模型重构 | 第39-41页 |
3.3.2 模架板件上加工孔的特征模型重构 | 第41-47页 |
3.3.3 模架板件上配件的特征模型重构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模架模型的特征识别 | 第49-65页 |
4.1 基于规则的特征识别表达 | 第49-56页 |
4.1.1 产生式表示法 | 第49-50页 |
4.1.2 基于基础孔规则库的推理方法 | 第50页 |
4.1.3 关联孔上下文关系的推理方法 | 第50-52页 |
4.1.4 基于规则的特征识别规则库 | 第52-56页 |
4.2 基于分布矩阵的模架板件识别 | 第56-59页 |
4.2.1 板件分布矩阵 | 第56-57页 |
4.2.2 基于分布矩阵的板件识别 | 第57-59页 |
4.3 模架中加工项和配件的特征识别 | 第59-64页 |
4.3.1 基础孔识别的正向推理实现 | 第59-60页 |
4.3.2 基于上下文关系的关联孔识别 | 第60-62页 |
4.3.3 基于规则的配件的识别 | 第62-63页 |
4.3.4 已识别加工特征的表示方法 | 第63页 |
4.3.5 特征识别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系统开发技术与系统实现 | 第65-81页 |
5.1 UG二次开发技术 | 第65页 |
5.2 报价系统的实现 | 第65-72页 |
5.2.1 系统菜单编写 | 第65-67页 |
5.2.2 系统数据库建立与连接 | 第67-69页 |
5.2.3 系统源文件编写 | 第69-72页 |
5.2.4 系统文件目录设置及注册 | 第72页 |
5.3 实例运行 | 第72-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附件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