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三角双锥五配位碳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综述第12-18页
    1.1 三角双锥五配位碳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平面碳分子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课题设计思路第14-15页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1.5 论文主要内容第16-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18-30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量子化学的基本方程与具体方法第18-25页
        2.2.1 薛定谔方程及三个近似第18-20页
        2.2.2 从头算方法第20-23页
            2.2.2.1 Hartree-Fock方程第20-21页
            2.2.2.2 多体微扰理论第21-22页
            2.2.2.3 耦合簇方法第22-23页
        2.2.3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23-25页
    2.3 与本论文有关的主要程序和方法第25-30页
        2.3.1 Gaussian程序第25-27页
            2.3.1.1 构型优化和频率分析第25页
            2.3.1.2 波函数稳定性计算第25-26页
            2.3.1.3 反应路径追踪(IRC)第26页
            2.3.1.4 轨道分析第26页
            2.3.1.5 自然键轨道分析第26-27页
        2.3.2 势能面分析第27页
        2.3.3 MOLPRO软件第27-28页
        2.3.4 AdNDP程序第28-30页
第三章 三角双锥五配位[A-CE_3-A]~-的结构与性质的理论研究第30-56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计算方法第31-32页
    3.3 研究体系第32-34页
    3.4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34-53页
        3.4.1 热力学稳定性第34-39页
        3.4.2 动力学稳定性第39-41页
        3.4.3 垂直剥离能(VDE)第41页
        3.4.4 自然键轨道分析(NBO)第41-43页
        3.4.5 分子轨道分析第43-44页
        3.4.6 AdNDP成键分析第44-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4.1 总结第56页
    4.2 工作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9-70页
承诺书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MIF-173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比较
下一篇:基于聚吡咯的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容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