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FeSiO4的共沉淀法制备与改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锂离子电池的概述第11-13页
        1.1.1 锂离子电池发展第11-12页
        1.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13页
        1.1.3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特点第13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部分第13-17页
        1.2.1 负极材料第14页
        1.2.2 正极材料第14-17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_2FeSiO_4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1.3.1 Li_2FeSiO_4的结构和性质第17-18页
        1.3.2 Li_2FeSiO_4的充放电机理第18-19页
        1.3.3 Li_2FeSiO_4的制备方法第19-21页
        1.3.4 Li_2FeSiO_4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第21-22页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意义第22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2-25页
2 实验第25-31页
    2.1 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第25页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2.3 样品的表征第26-27页
        2.3.1 热重分析(TG/DSC)第26页
        2.3.2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26页
        2.3.3 扫描电镜(SEM)第26-27页
        2.3.4 透射电镜(TEM)第27页
        2.3.5 能谱分析(EDS)第27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31页
        2.4.1 正极片的制备及模拟电池的组装第27-28页
        2.4.2 恒流充放电及循环性能测试第28页
        2.4.3 交流阻抗分析(EIS)第28-31页
3 共沉淀法制备Li_2FeSiO_4/C正极材料工艺研究第31-41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前驱体制备方法研究第31-32页
    3.3 试验方法第32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2-39页
        3.4.1 热分析第32-33页
        3.4.2 微观结构分析第33-36页
        3.4.3 反应机理分析第36页
        3.4.4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36-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1页
4 碳包覆对Li_2FeSiO_4/C正极材料的影响第41-53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2页
        4.3.1 结构与形貌分析第42-46页
        4.3.2 EDS分析第46-48页
        4.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48-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5 锰镍掺杂合成正极材料Li_2Fe_(1-2x)Mn_xNi_xSiO_4的性能研究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实验方法第53-5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4-61页
        5.3.1 结构与形貌分析第54-55页
        5.3.2 EDS分析第55-57页
        5.3.3 电化学性能分析第57-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7页
    6.1 结论第63-64页
    6.2 创新点第64页
    6.3 展望第64-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约束下的我国金融效率研究
下一篇:基于语篇的现代汉语“NP的VP”构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