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7页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2 储层工程远场岩土力学效应研究 | 第20-28页 |
2.1 储层工程中的岩土力学 | 第20-22页 |
2.2 储层工程地表和井内变形监测方法 | 第22-26页 |
2.2.1 倾斜仪 | 第22-25页 |
2.2.2 InSAR | 第25-26页 |
2.3 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模拟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3 储层注气引起地表变形的简化建模分析 | 第28-41页 |
3.1 储层注气、压裂与改造引起地表变形的简化模型及其解析解法 | 第28-34页 |
3.1.1 简化模型 | 第28-29页 |
3.1.2 解析解推导 | 第29-31页 |
3.1.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3.2 储层地表变形问题的全场二维简化建模与分析 | 第34-37页 |
3.2.1 简化模型 | 第34页 |
3.2.2 TWODD求解 | 第34-35页 |
3.2.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7页 |
3.3 储层地表变形问题的全场三维简化建模与分析 | 第37-40页 |
3.3.1 简化模型 | 第37页 |
3.3.2 FLAC3D建模与分析 | 第37-39页 |
3.3.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自主研发源程序 | 第41-45页 |
4.1 程序功能 | 第41页 |
4.2 程序流程 | 第41-44页 |
4.3 自主研发源程序建模方法的特点 | 第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5 实际工程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储层流动与岩石力学耦合分析 | 第45-60页 |
5.1 计算原理分析 | 第45-46页 |
5.2 实际工程储层全场模型的建立 | 第46-50页 |
5.2.1 模型尺寸及网格划分情况 | 第46-49页 |
5.2.2 物理力学参数 | 第49-50页 |
5.2.3 本构模型 | 第50页 |
5.2.4 边界条件 | 第50页 |
5.3 储层全场耦合数值模拟 | 第50-51页 |
5.3.1 地表变形模拟以及局部误差的消除 | 第50-51页 |
5.3.2 模型包含下覆盖层的厚度对模拟精度的影响 | 第51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5.4.1 储层注气引起的地表变形结果分析 | 第51-55页 |
5.4.2 常规模拟流程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 第55-57页 |
5.4.3 建模范围对地表变形模拟精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A 自主研发源程序(部分) | 第68-74页 |
附录B 图表补充 | 第74-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