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有效性研究--基于财务状况与公司治理的视角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公开谴责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公司治理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3 资本市场体制的不完善性与违规操作 | 第18-25页 |
·资本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与违规操作 | 第18-22页 |
·资本市场弱有效背后的违规行为 | 第18-19页 |
·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监管漏洞与违规行为 | 第19-20页 |
·市场违规主体与监管主体博弈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公开谴责与财务状况的改善 | 第22-23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背后的平衡 | 第22-23页 |
·保持上市公司形象的需要 | 第23页 |
·公开谴责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改善 | 第23-25页 |
4 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25-37页 |
·研究假设 | 第25-26页 |
·选样标准 | 第26-27页 |
·选样标准 | 第27页 |
·样本选取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各项财务指标分析 | 第28-33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8-30页 |
·营运能力分析 | 第30-31页 |
·现金流量分析 | 第31-32页 |
·偿债能力分析 | 第32-33页 |
·公司治理行为分析 | 第33-37页 |
·被公开谴责公司董事会检验分析 | 第33-35页 |
·被公开谴责公司股权结构检验分析 | 第35-36页 |
·被公开谴责公司审计意见检验分析 | 第36-37页 |
5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局限 | 第37-4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37-38页 |
·提高公开谴责有效性的建议 | 第38-41页 |
·法律监控与自律控制 | 第38-39页 |
·实行"防护墙"控制 | 第39页 |
·严格控制与适度调节 | 第39-40页 |
·加强道德培养 | 第40-41页 |
·研究的局限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