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引言第12-24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第12-14页
        一、中华书局理科教科书在我国理科发展史上的价值和地位第12-13页
        二、现代理科课程发展的需要第13页
        三、导师的启发第13-14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4页
        一、理论意义第14页
        二、实践意义第14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14-21页
        一、国内研究第14-21页
        二、国外研究第21页
    第四节 概念界定第21-22页
        一、民初第21页
        二、中华书局第21-22页
        三、理科第22页
        四、理科教科书第22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2-24页
        一、研究思路第22页
        二、研究方法第22-24页
第二章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的出版概况第24-30页
    第一节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的出版背景第24-28页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第24-25页
        二、蔡元培的“五育”教育思想的提出第25页
        三、民初学制的不断更新与变革第25-28页
    第二节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系列的简述第28-30页
        一、尝试期:《中华高等小学理科教科书》(1912)第28页
        二、发展期:《新制中华理科教科书》、《新编中华理科教科书》(1913)第28-29页
        三、拓展期:《新式理科教科书》(1916)第29页
        四、成熟期:《新小学理科教科书》(1923)第29-30页
第三章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的内容属性解读第30-46页
    第一节 贴近时代发展的编辑理念第30-36页
        一、注重“以生为本”第30-32页
        二、强化“启迪民智”第32-34页
        三、体现“爱国情怀”第34-36页
    第二节 服务于社会生活的常识设计第36-40页
        一、科学地采用“集中分布”的方式第36-37页
        二、恰当地选择“贴近生活”的材料第37-38页
        三、合理地采用“陈述法”的呈现方法第38-40页
    第三节 启蒙国人理性的科学内容第40-46页
        一、科学意识得到了培养第40-41页
        二、科学知识不断丰富第41-43页
        三、科学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第43-46页
第四章 民初中华书局小学理科教科书的物理属性解读第46-58页
    第一节 精巧的版面设计第46-55页
        一、科学的编排方式第46-49页
        二、合理的留白区域第49-50页
        三、独特的页码设计第50-52页
        四、创造性的设计插图第52-55页
    第二节 简装的装订方式第55-58页
        一、简单的装订第56页
        二、实用的装订第56-58页
第五章 民初中华书局编撰的小学理科教科书的影响第58-64页
    第一节 对社会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影响第58-60页
        一、突破了传统知识的思维模式第59页
        二、转变了积弱已久的生活陋习第59-60页
        三、推动近现代教育业的发展第60页
    第二节 对当代科学教科书编撰指导性的影响第60-64页
        一、继承与创新了编辑理念第60-62页
        二、还原与沿用了整体设置第62页
        三、借鉴与改进了编排方式第62-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附录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W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下一篇:血清纤维连接蛋白水平对监测脓毒症患者病情变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