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金属间化合物相稳定性、层错能及力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9页
1 绪论第12-28页
    1.1 前言第12-13页
    1.2 研究背景第13-19页
        1.2.1 MoSi_2研究背景介绍第13-15页
        1.2.2 TiAl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背景介绍第15-19页
        1.2.3 Al_3Zr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背景介绍第19页
    1.3 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概述第19-23页
        1.3.1 计算材料科学产生背景第19-20页
        1.3.2 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简介第20-23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意义及创新点第23-2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1.4.2 研究意义第24-26页
        1.4.3 主要创新点第26-28页
2 MoSi_2合金化的相稳定性及力学性质第28-50页
    2.1 MoSi_2的研究进展第28-32页
    2.2 计算方法和细节第32-33页
    2.3 选择替位及相稳定性第33-35页
    2.4 掺杂对MoSi_2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5-45页
    2.5 电子态密度分析第45-48页
    2.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3 TiAl的相稳定性及力学性质第50-68页
    3.1 TiAl合金化研究进展第50-53页
    3.2 计算方法和细节第53-54页
    3.3 选择替位及相稳定性第54-56页
    3.4 合金化对TiAl脆塑性的影响第56-64页
    3.5 电子结构分析第64-67页
    3.6 本章小结第67-68页
4 TiAl_3金属间化合物及其掺杂系的研究第68-92页
    4.1 引言第68-70页
    4.2 计算参数与细节第70-71页
    4.3 选择替位与相稳定性第71-73页
    4.4 力学性能第73-79页
    4.5 层错与解理第79-88页
    4.6 电子结构第88-90页
    4.7 本章小结第90-92页
5 Al_3Zr及其掺杂系相稳定机制与力学性质第92-116页
    5.1 引言第92-94页
    5.2 实验手段第94-95页
    5.3 计算细节第95页
    5.4 选择替位与相稳定性第95-98页
    5.5 力学性能第98-104页
    5.6 相结构转变机制第104-107页
    5.7 层错与解理第107-112页
    5.8 电子结构第112-114页
    5.9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16-120页
    6.1 本文主要结论第116-118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2页
附录第132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当代文学艺术批评的商业化现象研究
下一篇:列斐伏尔“节奏分析”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