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16页 |
ABSTRACT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9-33页 |
1.1 金属硫蛋白概述 | 第19-26页 |
1.1.1 理化特性 | 第19-21页 |
1.1.2 分类 | 第21-22页 |
1.1.3 生理功能 | 第22-24页 |
1.1.4 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1.1.5 应用 | 第25-26页 |
1.2 金属硫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1.2.1 重组表达及其抗重金属胁迫能力研究 | 第27-28页 |
1.2.2 金属结合特性及生理功能分析 | 第28页 |
1.2.3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的建立 | 第28-29页 |
1.3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9-33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河南华溪蟹金属硫蛋白的表达及抗重金属能力研究 | 第33-55页 |
摘要 | 第33页 |
Abstract | 第33-34页 |
2.1 引言 | 第34-36页 |
2.2 材料与仪器 | 第36页 |
2.2.1 材料 | 第36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6-41页 |
2.3.1 河南华溪蟹MT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2.3.2 重组SUMO-MT的表达与纯化 | 第37页 |
2.3.3 重组SUMO-MT的鉴定 | 第37-38页 |
2.3.4 重组SUMO-MT与金属离子的结合能力分析 | 第38页 |
2.3.5 重组SUMO-MT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 | 第38页 |
2.3.6 SUMO-MT抗血清的制备 | 第38页 |
2.3.7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38-39页 |
2.3.8 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 | 第39页 |
2.3.9 MT定点突变和突变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2.3.10 转SUMO-MT及突变体工程菌金属抗性和蓄积能力分析 | 第40页 |
2.3.11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2.4 结果 | 第41-51页 |
2.4.1 SUMO-MT融合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第41-42页 |
2.4.2 SUMO-MT融合蛋白的鉴定 | 第42-44页 |
2.4.3 重组SUMO-MT的金属结合能力测定 | 第44页 |
2.4.4 重组SUMO-MT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44页 |
2.4.5 SUMO-MT抗血清效价检测 | 第44-46页 |
2.4.6 SUMO-MT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 | 第46页 |
2.4.7 免疫组化染色 | 第46-47页 |
2.4.8 转MT及突变体工程菌抗重金属抗性及蓄积 | 第47-51页 |
2.5 讨论 | 第51-54页 |
2.6 结论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河南华溪蟹金属硫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 第55-65页 |
摘要 | 第55页 |
Abstract | 第55-56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材料和仪器 | 第56-57页 |
3.2.1 材料 | 第56-57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7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3.3.1 抗原的准备 | 第57页 |
3.3.2 动物免疫 | 第57-58页 |
3.3.3 细胞融合 | 第58页 |
3.3.4 杂交瘤细胞筛选与克隆 | 第58页 |
3.3.5 抗MT mAb亚类鉴定 | 第58页 |
3.3.6 mAb腹水制备及纯化 | 第58-59页 |
3.3.7 Western blot法和Dot-ELISA鉴定 | 第59页 |
3.3.8 mAb抗原识别位点分析 | 第59页 |
3.4 结果 | 第59-62页 |
3.4.1 SUMO-MT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59页 |
3.4.2 抗MT mAb杂交瘤细胞株的筛选 | 第59-60页 |
3.4.3 IgG亚类鉴定 | 第60页 |
3.4.4 腹水制备及效价测定 | 第60-61页 |
3.4.5 Westem blot鉴定 | 第61-62页 |
3.4.6 Dot-ELISA检测抗MT mAb的特异性 | 第62页 |
3.4.7 mAb识别的抗原位点分析 | 第62页 |
3.5 讨论 | 第62-63页 |
3.6 结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河南华溪蟹金属硫蛋白的分泌表达与免疫亲和纯化及金属结合特性 | 第65-81页 |
摘要 | 第65页 |
Abstract | 第65-66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材料和仪器 | 第67-68页 |
4.2.1 材料 | 第67-68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8-70页 |
4.3.1 非融合MT分泌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8页 |
4.3.2 非融合MT的诱导表达 | 第68-69页 |
4.3.3 MT免疫亲和柱的制备 | 第69页 |
4.3.4 非融合MT免疫亲和纯化 | 第69页 |
4.3.5 紫外光谱扫描分析 | 第69-70页 |
4.3.6 Western blot检测 | 第70页 |
4.3.7 重组非融合MT清除自由基能力分析 | 第70页 |
4.3.8 重组非融合MT在大肠杆菌体内的金属结合比率 | 第70页 |
4.3.9 重组非融合MT的体外重构及金属结合比率 | 第70页 |
4.4 结果 | 第70-77页 |
4.4.1 PCR产物和重组表达载体鉴定 | 第70-72页 |
4.4.2 重组非融合MT的表达和纯化 | 第72-73页 |
4.4.3 重组蛋白的紫外光谱扫描及WB分析 | 第73-74页 |
4.4.4 重组蛋白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检测 | 第74-75页 |
4.4.5 重组MT在大肠杆菌中的金属结合特性 | 第75页 |
4.4.6 重组MT体外金属结合特性 | 第75-77页 |
4.5 讨论 | 第77-80页 |
4.6 结论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河南华溪蟹金属硫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81-91页 |
摘要 | 第81页 |
Abstracts | 第81-82页 |
5.1 引言 | 第82页 |
5.2 材料和仪器 | 第82-83页 |
5.2.1 材料 | 第82-83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83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3-85页 |
5.3.1 MT多抗血清的制备 | 第83页 |
5.3.2 MT多克隆抗体纯化 | 第83页 |
5.3.3 间接ELISA检测和Western blot | 第83页 |
5.3.4 mAb-MT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83-84页 |
5.3.5 双抗体夹心EUSA方法的建立 | 第84页 |
5.3.6 ELISA厉应条件优化 | 第84页 |
5.3.7 标准曲线建立 | 第84页 |
5.3.8 精密度分祈 | 第84-85页 |
5.3.9 统计学分析 | 第85页 |
5.4 结果 | 第85-88页 |
5.4.1 MT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第85-86页 |
5.4.2 ELISA反应条件优化 | 第86-87页 |
5.4.3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87-88页 |
5.4.4 可靠性分析 | 第88页 |
5.5 讨论 | 第88-89页 |
5.6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3页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