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斯基真理论的逻辑及哲学意义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塔尔斯基真理论提出的背景 | 第11-20页 |
1.1 各种真理论及其得与失 | 第11-17页 |
1.1.1 符合论 | 第11-13页 |
1.1.2 融贯论 | 第13-14页 |
1.1.3 实用主义 | 第14-16页 |
1.1.4 冗余论 | 第16-17页 |
1.2 分析哲学及语言转向 | 第17-18页 |
1.3 语义学和演绎科学的要求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塔尔斯基真理语义论概述 | 第20-28页 |
2.1 类演算语言 | 第21-22页 |
2.2 定义真概念的几种尝试 | 第22-24页 |
2.3 定义“满足” | 第24-25页 |
2.4 关于以“满足”定义“真”的说明 | 第25-26页 |
2.5 推广到一般形式化语言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塔尔斯基真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28-38页 |
3.1 真理论的逻辑学意义 | 第28-33页 |
3.1.1 为现代逻辑语义学建立了基础 | 第28-30页 |
3.1.2 为真定义有效性划定了条件 | 第30-33页 |
3.2 真理论的哲学意义 | 第33-38页 |
3.2.1 重新激起了后人对符合论的讨论 | 第33-36页 |
3.2.2 丰富了哲学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3-44页 |
承诺书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