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钛合金起燃过程中红外测温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温度在线监测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论文安排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钛合金起燃过程温度测量方案设计 | 第17-27页 |
2.1 钛合金起燃过程温度研究方法 | 第17页 |
2.2 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2.3 红外测温的基本方法 | 第18-21页 |
2.3.1 全辐射测温 | 第18-19页 |
2.3.2 亮度测温 | 第19页 |
2.3.3 比色测温 | 第19-20页 |
2.3.4 红外测温方法的比较 | 第20-21页 |
2.4 工作波长的选择 | 第21-25页 |
2.5 热辐射强度和发射率的测量原理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钛合金起燃过程中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 第27-44页 |
3.1 系统光路设计 | 第27-28页 |
3.2 机械结构设计 | 第28-33页 |
3.2.1 光学探头的结构设计 | 第28-31页 |
3.2.2 光源与探测系统的结构设计 | 第31-33页 |
3.3 系统电路设计 | 第33-37页 |
3.3.1 LED光源驱动模块设计 | 第33-35页 |
3.3.2 红外探测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3.4 亮度式测温系统软件设计 | 第37-43页 |
3.4.1 Labview软件介绍 | 第37-39页 |
3.4.2 Labview前面板设计 | 第39-40页 |
3.4.3 Labview程序框图设计 | 第40-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钛合金起燃过程中温度测量系统优化及参数测量方法 | 第44-54页 |
4.1 钛合金起燃过程中温度测量主要影响因素及优化 | 第44-48页 |
4.1.1 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及平滑滤波算法 | 第44-46页 |
4.1.2 发射率误差及修正算法 | 第46-47页 |
4.1.3 燃气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及波长优化 | 第47-48页 |
4.2 起燃点特征信号提取的算法设计 | 第48-49页 |
4.3 参数测量的具体方法 | 第49-53页 |
4.3.1 发射率测量的具体方法 | 第49-53页 |
4.3.2 热辐射强度测量的具体方法 | 第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钛合金起燃实验及数据分析 | 第54-74页 |
5.1 红外测温系统标定 | 第54-57页 |
5.1.1 钛合金高温氧化温度测量标定 | 第54-56页 |
5.1.2 钛合金氧-乙炔焰点燃温度测量标定 | 第56-57页 |
5.2 钛合金高温氧化过程中的温度测量实验 | 第57-62页 |
5.2.1 试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 第57-58页 |
5.2.2 高温氧化实验现象 | 第58-60页 |
5.2.3 亮度温度和发射率数据分析 | 第60-62页 |
5.2.4 钛合金表面温度实验结果 | 第62页 |
5.3 钛合金氧-乙炔焰点燃过程中温度测量实验 | 第62-70页 |
5.3.1 试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 第62-63页 |
5.3.2 点燃实验现象 | 第63-66页 |
5.3.3 起燃点温度分析和温度测试结果 | 第66-70页 |
5.4 光学非接触温度测量原理的扩展应用 | 第70-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结论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