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概述及其法律监管必要性 | 第11-17页 |
| (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概述 | 第11-14页 |
| 1.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定义 | 第11-12页 |
| 2.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法律特征 | 第12-13页 |
| 3.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关系 | 第13-14页 |
| (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必要性 | 第14-17页 |
| 1.降低信用风险 | 第14-15页 |
| 2.减轻沉淀资金管理风险 | 第15-16页 |
| 3.防范金融犯罪风险 | 第16-17页 |
| 二、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7-25页 |
| (一)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现状 | 第17-20页 |
| 1.监管主体 | 第17页 |
| 2.监管对象 | 第17-18页 |
| 3.监管内容 | 第18-20页 |
| (二)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 1.监管立法层级较低 | 第20页 |
| 2.具体法律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20-23页 |
| 3.配套监管机制缺失 | 第23-25页 |
| 三、域外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考察及启示 | 第25-31页 |
| (一)美国相关法律监管规定 | 第25-27页 |
| (二)欧盟相关法律监管规定 | 第27-30页 |
| (三)启示 | 第30-31页 |
| 四、我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的完善 | 第31-39页 |
| (一)提高立法层级 | 第31-32页 |
| 1.制定单行法规 | 第31-32页 |
| 2.建立多层次的法律监管体系 | 第32页 |
| (二)完善具体法律监管制度 | 第32-35页 |
| 1.明确支付机构法律地位 | 第32-33页 |
| 2.确定沉淀资金及相关孳息权属 | 第33页 |
| 3.保障互联网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33-35页 |
| 4.加强金融犯罪风险防范 | 第35页 |
| (三)构建配套监管机制 | 第35-39页 |
| 1.降低市场准入条件 | 第36页 |
| 2.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 第36-37页 |
| 3.构建多方位机构监管机制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