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建筑的保护与规划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关于保护历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 第10-12页 |
1.2.1 理论研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外关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一些实践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1 实证调研法 | 第12-13页 |
1.3.2 分析文献法 | 第13页 |
1.3.3 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1.4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皇寺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 第14-22页 |
2.1 历史沿革 | 第14页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第14-15页 |
2.2.1 地理区位 | 第14页 |
2.2.2 山水格局 | 第14-15页 |
2.2.3 气候条件 | 第15页 |
2.3 人文环境概况 | 第15-20页 |
2.3.1 邢台地区社会文化背景 | 第15页 |
2.3.2 物质文化遗存概况 | 第15-20页 |
2.3.3 非物质文化遗存情况 | 第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皇寺镇历史文化特色及综合价值 | 第22-25页 |
3.1 历史文化特色展示 | 第22页 |
3.2 历史文化特色综述 | 第22-24页 |
3.2.1 风貌完整的北方山地古镇 | 第22-23页 |
3.2.2 富有地方特色的石建筑文化 | 第23-24页 |
3.3 综合价值特色定量评价 | 第2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4章 皇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与利用规划 | 第25-45页 |
4.1 保护现状 | 第25-28页 |
4.1.1 保护内容 | 第25-27页 |
4.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4.2 保护目标 | 第28页 |
4.2.1 近期目标 | 第28页 |
4.2.2 远期目标 | 第28页 |
4.3 保护原则 | 第28-30页 |
4.3.1 维护古镇整体空间格局,有序发展新区 | 第28页 |
4.3.2 完善道路系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 第28-29页 |
4.3.3 加强古镇环境建设,建造特色绿化空间 | 第29页 |
4.3.4 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实施分类保护 | 第29-30页 |
4.4 历史建筑的调查 | 第30-39页 |
4.4.1 历史建筑分类及评价 | 第30-32页 |
4.4.2 历史建筑的确定与建档 | 第32-39页 |
4.5 保护区划分 | 第39-40页 |
4.5.1 核心保护区 | 第39页 |
4.5.2 建设控制区 | 第39-40页 |
4.5.3 协调发展区 | 第40页 |
4.6 历史街巷保护 | 第40-41页 |
4.6.1 历史街巷格局保护 | 第41页 |
4.6.2 历史街巷材料规划 | 第41页 |
4.7 重要历史遗存保护 | 第41-43页 |
4.7.1 历史建筑的保护 | 第41-42页 |
4.7.2 保护历史环境要素 | 第42-43页 |
4.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43-44页 |
4.9 皇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施建议 | 第44页 |
4.9.1 以政府为领导,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 第44页 |
4.9.2 采取集资方式,加大资金投入 | 第44页 |
4.9.3 全民参与,加深保护意识 | 第44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