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国内外现状 | 第9-16页 |
| ·低压配电系统串联电弧故障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低压配电系统单相电弧性短路故障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串联电弧故障识别原理与实验装置 | 第17-30页 |
| ·引言 | 第17页 |
| ·信号的AR 参数建模及特征值提取 | 第17-21页 |
| ·串联电弧故障回路电流信号特征 | 第17页 |
| ·信号的AR 参数建模 | 第17-18页 |
| ·AR 模型参数的求解与模型阶数的确定 | 第18-20页 |
| ·特征值的提取 | 第20-21页 |
| ·实验装置 | 第21-29页 |
| ·电弧发生装置 | 第21-23页 |
| ·实验面板 | 第23-24页 |
| ·DF1024 便携式波形记录仪 | 第24-25页 |
| ·DF1024 软件包的安装及其与PC 机的连接 | 第25-27页 |
| ·软件的运行及其录波参数设置 | 第27-29页 |
| ·实验负载 | 第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3 基于自回归参数模型的低压系统串联电弧故障识别方法 | 第30-47页 |
| ·引言 | 第30页 |
| ·实验方案 | 第30-32页 |
| ·线性负载回路中的串联电弧故障识别 | 第32-38页 |
| ·线性负载功率因数对串联电弧故障识别的影响 | 第32-33页 |
| ·电极间隙对串联电弧故障识别的影响 | 第33-36页 |
| ·负载功率对串联电弧故障识别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线性负载回路中串联电弧故障特征量的提取与故障辨识分析 | 第37-38页 |
| ·非线性负载回路中的串联电弧故障识别 | 第38-43页 |
| ·荧光灯回路中的串联电弧故障识别 | 第38-41页 |
| ·非线性与线性负载组合回路串联电弧故障的识别 | 第41-43页 |
| ·未知负载回路中的串联电弧故障识别 | 第43-45页 |
| ·串联电弧故障特征量的提取及故障识别方法有效性的验证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基于低压配电系统电弧模型的电弧性短路故障仿真分析 | 第47-58页 |
| ·引言 | 第47-48页 |
| ·低压配电系统单相电弧性短路故障模型的搭建 | 第48-50页 |
| ·故障电弧数学模型的选择 | 第48-50页 |
| ·故障电弧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50页 |
| ·仿真参数设置 | 第50-52页 |
| ·系统相保阻抗 | 第50-51页 |
| ·变压器相保阻抗 | 第51页 |
| ·低压配电线路相保阻抗 | 第51-52页 |
| ·电弧阻抗 | 第52页 |
| ·低压配电系统单相电弧性短路故障的仿真及数据分析 | 第52-57页 |
| ·单相电弧性短路故障的评估 | 第52-53页 |
| ·断路器对单相电弧性短路故障的保护分析 | 第53-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58页 |
| ·后续展望工作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