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2-22页 |
1. 中医对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1.1 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1.2 治则 | 第13-14页 |
1.3 中医药治疗概况 | 第14-16页 |
2. 西医对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6-18页 |
2.2 西医治疗 | 第18-20页 |
2.3 罗马Ⅳ颁布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30页 |
1.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1.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1.2 病例选择 | 第22-23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1 试验设计 | 第23页 |
2.2 观察指标 | 第23-24页 |
2.3 疗效评分标准 | 第24-25页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25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5-30页 |
3.1 基本资料比较 | 第25页 |
3.2 疼痛评分对比 | 第25-26页 |
3.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第26-28页 |
3.4 情志障碍疗效对比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0-35页 |
1. 研究结果分析 | 第30页 |
1.1 疼痛改善情况 | 第30页 |
1.2 中医症候改善情况 | 第30页 |
1.3 情志障碍改善情况 | 第30页 |
2. 立论及选方依据 | 第30-31页 |
3. 方剂组成 | 第31-33页 |
3.1 方解及组方特点 | 第31-32页 |
3.2 单味药解析 | 第32-33页 |
4. 西药药理及作用 | 第33-34页 |
5. 结语与展望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0页 |
附录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