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个性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论文

君子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闻一多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部分 闻一多人格研究的意义第11-17页
    1.1 闻一多的生平简述第12页
    1.2 闻一多人格的相关研究第12-16页
        1.2.1 闻一多人格的已有描述第12-14页
        1.2.2 闻一多的生命阶段与人格的发展第14-15页
        1.2.3 闻一多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1.3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二部分 相关的人格理论基础第17-24页
    2.1 人格特质第17-18页
        2.1.1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第17页
        2.1.2 人格特质的维度或类型第17-18页
    2.2 人格发展第18-20页
        2.2.1 中国人人格与行为的发展第18-20页
        2.2.2 具体维度的人格发展第20页
    2.3 人格的影响因素第20-22页
        2.3.1 心理环境第20-21页
        2.3.2 学习与社会认知第21页
        2.3.3 自我调控系统第21-22页
    2.4 Johari窗第22-24页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第24-32页
    3.1 心理传记学第24-28页
        3.1.1 心理传记学对个体人格的研究第24-25页
        3.1.2 心理传记学的主要研究程序第25-26页
        3.1.3 心理传记学的研究模式第26-28页
    3.2 研究步骤第28页
    3.3 文献取样第28-29页
    3.4 文献作者与闻一多关系的确定第29-30页
    3.5 统计方法第30-32页
        3.5.1 人格形容词的选择第30页
        3.5.2 计分标准第30-31页
        3.5.3 评分者信度考察第31-32页
第四部分 闻一多的人格特征第32-59页
    4.1 一张令人困惑的手书第32页
    4.2 百变千面之闻一多第32-59页
        4.2.1 概览印象第33-35页
        4.2.2 各人群评价第35-36页
        4.2.3 热情与积极——闻一多最突出的人格第36-39页
        4.2.4 公我——各人群的共识及独特评价第39-56页
        4.2.5 私我——闻一多的自白第56-59页
第五部分 闻一多的人格发展第59-83页
    5.1 云谲波诡、风雨不改——闻一多的稳定人格第60-62页
    5.2 沧海桑田、染化而迁——闻一多人格的变化第62-74页
        5.2.1 好学的老成儿童第62-64页
        5.2.2 活泼的清华学子第64-67页
        5.2.3 孤独的旅美青年第67-69页
        5.2.4 矛盾的海归诗人第69-71页
        5.2.5 谦虚的清华学者第71-73页
        5.2.6 慷慨的民主斗士第73-74页
    5.3 探寻木本水源第74-83页
        5.3.1 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濡染第74-75页
        5.3.2 历代精神榜样的选择及认同第75-76页
        5.3.3 与师长及学生们的互动交往第76-78页
        5.3.4 自我调控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第78-83页
第六部分 启示与展望第83-88页
    6.1 对人格养成教育的启示第83-85页
    6.2 研究局限第85-87页
    6.3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7页
图表索引第97-98页
附录第98-127页
    附录A 纳入统计的全部回忆文章及传记清单第98-109页
    附录B 确定文献作者与闻一多关系的依据第109-119页
    附录C 同近义词归类表(按拼音升序排列)第119-124页
    附录D 考察评分者一致性随机选出的文献第124-125页
    附录E 闻一多人格形容词频数统计表第125-12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27-128页
致谢第128-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图档案信息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蒙古语文化频道《新闻周刊》栏目叙事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