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研究

中文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导论第14-36页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第14-19页
        (一)选题的缘由第14-16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6-19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9-26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5页
        (二)研究趋势和评析第25-26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6-32页
        (一)研究思路第26-29页
        (二)研究内容第29-31页
        (三)研究方法第31-32页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32-36页
第一章 思想建党的相关理论分析第36-60页
    一、思想建党基本概念阐释第36-49页
        (一)思想建党的内涵第36-37页
        (二)思想建党的特点第37-41页
        (三)思想建党的要素第41-49页
    二、思想建党的功能和地位第49-56页
        (一)思想建党的功能第49-53页
        (二)思想建党的地位第53-56页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内在关联第56-60页
        (一)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基本前提第57-58页
        (二)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利保障第58-60页
第二章 思想建党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第60-108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第60-72页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第60-66页
        (二)列宁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第66-72页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历史探索第72-104页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第72-78页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第78-83页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第83-91页
        (四)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第91-98页
        (五)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思想建党的探索第98-104页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建党艰辛探索中积累的基本经验第104-108页
        (一)必须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第104-105页
        (二)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建党第105页
        (三)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进思想建党第105-106页
        (四)必须注重提高思想建党的质量和实效第106-108页
第三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形势分析第108-130页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面临的新机遇第108-115页
        (一)信息网络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第108-109页
        (二)经济全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第109-112页
        (三)利益多样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第112-113页
        (四)文化多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第113-115页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面临的新挑战第115-130页
        (一)信息网络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第115-119页
        (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第119-124页
        (三)利益多样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第124-127页
        (四)文化多元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第127-130页
第四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X省5个省直机关的调查与思考第130-156页
    一、当前思想建党基本状况梳理分析第130-141页
        (一)结构状况分析第130-133页
        (二)学习状况分析第133-136页
        (三)思想状况分析第136-141页
    二、当前思想建党存在的突出问题第141-156页
        (一)思想建党基础还需巩固第141-146页
        (二)思想建党载体还需拓展第146-147页
        (三)思想建党内容还需充实第147-148页
        (四)思想建党方法还需创新第148-150页
        (五)思想建党机制还需健全第150-153页
        (六)思想建党环境还需优化第153-156页
第五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目标体系第156-180页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意义、依据和特点第156-165页
        (一)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意义第156-160页
        (二)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依据第160-163页
        (三)思想建党目标的主要特点第163-165页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目标的逻辑层次第165-171页
        (一)依据空间维度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第166-168页
        (二)依据时间维度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第168-171页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目标的主要内容第171-180页
        (一)提高思想认识第171-174页
        (二)增强政治定力第174-175页
        (三)夯实道德基础第175-177页
        (四)树立法治思维第177-178页
        (五)培养健康心理第178-180页
第六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路径选择第180-228页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第180-185页
        (一)坚持继承历史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第180-181页
        (二)坚持政治方向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第181-182页
        (三)坚持整体推进与尊重差异相结合第182-184页
        (四)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第184-185页
    二、建构思想建党的结构模式第185-205页
        (一)夯实思想建党的基础第185-190页
        (二)拓宽思想建党的载体第190-195页
        (三)完善思想建党的内容第195-199页
        (四)丰富思想建党的方法第199-205页
    三、创新思想建党的运行机制第205-212页
        (一)创新动力机制第205-207页
        (二)创新领导机制第207-208页
        (三)创新评估机制第208-210页
        (四)创新监督机制第210-211页
        (五)创新保障机制第211-212页
    四、优化思想建党的生态环境第212-228页
        (一)优化思想建党的经济环境第213-216页
        (二)优化思想建党的政治环境第216-223页
        (三)优化思想建党的文化环境第223-228页
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第228-230页
参考文献第230-23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34-235页
致谢第235-236页

论文共2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α-硫辛酸对创伤性癫痫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下一篇:GDF-15对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力衰竭的诊断与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