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内填Y型偏心钢支撑混凝土框架拟动力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抗震加固技术第11-12页
     ·抗震加固原则及对象第11页
     ·抗震加固的主要问题第11-12页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偏心支撑框架第12-13页
     ·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Y 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Y 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国外研究状况第15页
     ·Y 型钢支撑框架结构的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试件设计及试验方案第17-37页
   ·试验概况第17页
   ·试件模型设计和制作第17-28页
     ·模型相似系数第17-18页
     ·试件的设计第18-22页
     ·试件的制作第22-26页
     ·测点布置第26-28页
   ·模型材性试验第28-29页
   ·试验方法第29-32页
     ·拟动力试验原理第29-30页
     ·拟动力试验控制方法第30-31页
     ·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第31-32页
   ·试验初始参数的确定第32-35页
     ·结构质量第32-33页
     ·结构刚度第33页
     ·结构阻尼第33-34页
     ·地震波的选择第34-35页
   ·试验方案第35-36页
     ·试验装置第35-36页
     ·加载制度第36页
     ·试验加载步骤第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69页
   ·试件扫频试验结果分析第37-39页
     ·初始刚度测试第37-38页
     ·扫频测试第38-39页
   ·破坏过程第39-43页
     ·W600 的破坏过程第39-41页
     ·W400 的破坏过程第41-43页
   ·结构位移响应分析第43-47页
     ·W600 的位移时程曲线第43-45页
     ·W400 的位移时程曲线第45-47页
   ·结构加速度反应分析第47-51页
     ·W600 的反应加速度分析第47-49页
     ·W400 的反应加速度分析第49-51页
   ·结构底部剪力分析第51-56页
     ·W600 的底部剪力分析第51-53页
     ·W400 的底部剪力分析第53-56页
   ·结构恢复力曲线第56-60页
     ·W600 的滞回曲线第56-57页
     ·W400 的滞回曲线第57-59页
     ·W600 的骨架曲线第59页
     ·W400 的骨架曲线第59-60页
   ·耗能段的滞回分析第60-65页
     ·W600 的耗能段水平力分析第61-63页
     ·W400 的耗能段水平力分析第63-65页
   ·刚度退化特性分析第65页
   ·结构的变形性能及延性分析第65-67页
     ·W600 的变形能力第65-66页
       ·W400 的变形能力第66-67页
     ·结构延性分析第67页
   ·结构耗能性能第67-68页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试件有限元分析第69-79页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9-71页
     ·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第69-70页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70-71页
     ·钢筋、钢材本构模型第71页
     ·结构质量和结构阻尼第71页
     ·加载制度第71页
   ·模态分析第71-72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2-78页
     ·反应加速度时程曲线第72-74页
     ·底部剪力分析第74-75页
     ·结构滞回性能第75-77页
     ·耗能段应力云图第77-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结论第79-80页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历第84页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填Y型钢支撑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非线性时程分析
下一篇:PEC柱抗火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