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我国公共危机网络治理模式及其信息分享结构的验证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意义第14-16页
        1.1.1 现实意义第14-15页
        1.1.2 理论价值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6-24页
        1.2.1 公共危机管理第16-18页
        1.2.2 网络治理理论第18-22页
        1.2.3 网络治理的三种概念模式第22-23页
        1.2.4 相关文献的评述与启示第23-24页
    1.3 研究界定第24-26页
        1.3.1 研究对象及目标第24-25页
        1.3.2 研究问题界定第25页
        1.3.3 相关概念界定第25-26页
    1.4 研究框架第26-28页
        1.4.1 研究思路第26-27页
        1.4.2 技术路线第27页
        1.4.3 内容结构第27-28页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第28-30页
        1.5.1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28-29页
        1.5.2 本文研究不足第29-30页
第2章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及我国治理现状分析第30-50页
    2.1 公共危机的基本界定第30-36页
        2.1.1 危机与公共危机第30-32页
        2.1.2 公共危机特点第32-33页
        2.1.3 公共危机的类型第33-36页
    2.2 公共危机治理第36-40页
        2.2.1 危机治理的界定第36-37页
        2.2.2 公共危机治理的特征第37-39页
        2.2.3 公共危机治理决策第39-40页
    2.3 我国政府主导型公共危机治理第40-43页
        2.3.1 公共危机治理系统第40-42页
        2.3.2 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现状第42-43页
    2.4 公共危机治理的突破第43-49页
        2.4.1 理论依据第43-44页
        2.4.2 网络治理的提出与应用第44-45页
        2.4.3 从传统官僚制到网络治理的转型第45-49页
    木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我国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模式与构建第50-67页
    3.1 我国公共危机的网络治理模式第50-53页
        3.1.1 网络治理中三种模式对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适用性分析第50-51页
        3.1.2 依据选择判断原则四个因素的具体分析第51-52页
        3.1.3 NAO治理中的垂直结构分析第52页
        3.1.4 NAO治理中的水平结构分析第52-53页
    3.2 我国NAO模式的基本框架构建第53-66页
        3.2.1 NAO的参与者角色第53-57页
        3.2.2 NAO治理程序第57-60页
        3.2.3 NAO模式的问责体系第60-63页
        3.2.4 问责体系的多案例对比分析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NAO治理中信息共享的垂直结构分析第67-86页
    4.1 NAO中信息共享的垂直关系第67-71页
        4.1.1 NAO的信息共享渠道第67页
        4.1.2 代理人的信息供给第67-68页
        4.1.3 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第68-70页
        4.1.4 来自SARS事件的教训第70页
        4.1.5 网络中的信息共享的垂直结构第70-71页
    4.2 本章研究假说的提出第71-72页
    4.3 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信任度实证研究的资料获取第72-80页
        4.3.1 调查研究第72-73页
        4.3.2 调查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3-76页
        4.3.3 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第76-79页
        4.3.4 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第79-80页
    4.4 基于信息共享的网络信任度实证分析:汶川地震为例第80-84页
        4.4.1 Logit模型的提出第80-81页
        4.4.2 信息共享决定的风险控制度的实证考察第81-83页
        4.4.3 实证结果分析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第5章 NAO治理中信息共享的水平结构分析第86-102页
    5.1 NAO治理中水平结构的分析第86-93页
        5.1.1 水平社会关系的特征第86-88页
        5.1.2 NAO治理中水平结构的分析工具第88-93页
    5.2 NAO治理中水平结构分析的指标选取与特征考察第93-96页
        5.2.1 度量指标选取第93-95页
        5.2.2 结构特征第95-96页
    5.3 本章研究假说的提出第96-97页
    5.4 信息共享网络的水平结构实证分析:以汶川地震为例第97-100页
        5.4.1 利益相关者识别第97-98页
        5.4.2 社会网络分析第98-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结论第102-106页
    一、论文的基本结论第102-104页
    二、论文的创新点第104-105页
    三、论文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6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116-12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学习排序的软件缺陷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一种空气质量预测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