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骨缺损修复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2页 |
第2章 材料及方法 | 第12-16页 |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12页 |
·实验设备 | 第12页 |
·实验材料 | 第12页 |
·实验动物 | 第12-13页 |
·实验方法 | 第13页 |
·实验步骤 | 第13-16页 |
·外科手术 | 第13-14页 |
·术后处理 | 第14页 |
·标本采集 | 第14页 |
·放射影像学检查 | 第14页 |
·组织学检查 | 第14-15页 |
·骨计量学分析 | 第15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15-16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6-23页 |
·大体观察 | 第16页 |
·X线观察 | 第16-17页 |
·组织学观察 | 第17-20页 |
·骨计量学分析 | 第20-2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3-31页 |
·骨缺损愈合机制 | 第23-24页 |
·血凝块形成 | 第23页 |
·纤维性骨痂形成 | 第23页 |
·骨性骨痂形成 | 第23-24页 |
·骨痂改建 | 第24页 |
·实验方法和过程的讨论 | 第24-27页 |
·实验动物的选择 | 第24-25页 |
·对照组的设置 | 第25页 |
·动物麻醉 | 第25页 |
·抽血的部位 | 第25-26页 |
·PRF的制备 | 第26页 |
·手术操作 | 第26-27页 |
·PRF的结构特点及促进愈合的可能机制 | 第27-29页 |
·PRF作为移植材料的特点 | 第29页 |
·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结果的比较 | 第29-3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1页 |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附图 | 第37-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