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40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第17-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36页 |
1.2.1 轨枕分担轮载力作用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2.2 路基(基床结构)承受列车的荷载作用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1.2.3 路基动应力响应研究现状 | 第29-30页 |
1.2.4 基床的结构型式、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 第30-36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36-40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38-40页 |
第2章 基于Gauss函数分布的轨枕分担轮载力近似计算方法 | 第40-54页 |
2.1 荷载分担Gauss函数法 | 第40-47页 |
2.1.1 基本思路 | 第40-41页 |
2.1.2 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2.1.3 计算分析 | 第42页 |
2.1.4 示例及验证分析 | 第42-47页 |
2.2 荷载分担Gauss函数通用方法 | 第47-53页 |
2.2.1 面积积分法 | 第49-50页 |
2.2.2 直方图面积法 | 第50-51页 |
2.2.3 计算示例 | 第51-5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3章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承受列车荷载作用特征分析 | 第54-99页 |
3.1 铁路路基设计荷载及相关问题 | 第54-55页 |
3.1.1 铁路路基设计荷载 | 第54-55页 |
3.1.2 铁路路基设计荷载存在的问题 | 第55页 |
3.2 重载铁路路基动力特性现场测试分析 | 第55-61页 |
3.2.1 朔黄线现场实车测试及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3.2.2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现场实车测试及数据分析 | 第57-61页 |
3.3 铁路机车车辆概况调查分析 | 第61-63页 |
3.3.1 机车篇 | 第62页 |
3.3.2 客车篇 | 第62页 |
3.3.3 货车篇 | 第62页 |
3.3.4 动车篇 | 第62-63页 |
3.4 铁路机车车辆车型荷载 | 第63-65页 |
3.4.1 铁路机车车型荷载 | 第63-64页 |
3.4.2 动车组车型荷载 | 第64页 |
3.4.3 编组车车型荷载 | 第64页 |
3.4.4 长大货车车型荷载 | 第64页 |
3.4.5 车型荷载小结 | 第64-65页 |
3.5 基床承受客货车辆荷载模式 | 第65-68页 |
3.5.1 客车车型荷载 | 第65页 |
3.5.2 客车轴型荷载 | 第65-66页 |
3.5.3 货车车型荷载 | 第66-68页 |
3.5.4 货车轴型荷载 | 第68页 |
3.6 单轴载下的路基应力分析 | 第68-74页 |
3.6.1 基本思路 | 第68-70页 |
3.6.2 动载作用分析 | 第70-71页 |
3.6.3 模型参数 | 第71-72页 |
3.6.4 计算分析 | 第72-74页 |
3.7 多轴载下的路基应力分析 | 第74-94页 |
3.7.1 C96车型荷载与ZH荷载下的路基应力对比分析 | 第74-81页 |
3.7.2 多轴载模式作用位置及计算位置对路基应力分布的影响 | 第81-87页 |
3.7.3 轴间距缩短对路基应力的增大作用 | 第87-88页 |
3.7.4 客车车型荷载与轴型荷载下的路基应力对比分析 | 第88-89页 |
3.7.5 C80车型荷载与轴型荷载下的路基应力对比分析 | 第89-92页 |
3.7.6 C96车型荷载与轴型荷载下的路基应力对比分析 | 第92-94页 |
3.8 与现场实测路基动应力对比分析 | 第94-97页 |
3.8.1 大轴重下路基面动应力对比分析 | 第94-96页 |
3.8.2 大轴重下路基动应力对比分析 | 第96-97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第4章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数值计算分析 | 第99-113页 |
4.1 计算方案 | 第99-100页 |
4.1.1 模型几何尺寸及荷载施加 | 第99-100页 |
4.1.2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100页 |
4.2 轨枕分担轮载力比值结果分析 | 第100-103页 |
4.2.1 轴重25t下数值计算结果 | 第100-101页 |
4.2.2 轴重30t和35t下数值计算结果 | 第101页 |
4.2.3 单轮轴作用于轨枕间数值计算结果 | 第101-102页 |
4.2.4 扣件刚度对荷载分担比值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4.3 数值计算结果与荷载分担Gauss函数法结果对比分析 | 第103-108页 |
4.3.1 数值计算结果及荷载分担Gauss函数法结果 | 第103-106页 |
4.3.2 对比分析 | 第106-108页 |
4.4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力学数值分析 | 第108-110页 |
4.4.1 不同轴重、轮轴作用下路基动应力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108-110页 |
4.4.2 不同轴重、轮轴作用下路基动变形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第110页 |
4.5 与理论计算路基常遇动应力对比分析 | 第110-11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5章 大轴重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 第113-147页 |
5.1 基床结构三因素控制准则 | 第113-114页 |
5.2 重载铁路基床填料设计参数 | 第114-117页 |
5.2.1 基床填料动允许强度和长期稳定荷载阈值 | 第114页 |
5.2.2 基床填料循环变形模量 | 第114-116页 |
5.2.3 基床循环变形限值 | 第116-117页 |
5.3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验算分析 | 第117-119页 |
5.3.1 验算参数 | 第117-118页 |
5.3.2 验算分析 | 第118-119页 |
5.4 大轴重下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设计方法及技术标准 | 第119-138页 |
5.4.1 结构分析及设计流程 | 第119-121页 |
5.4.2 设计参数及分析思路 | 第121页 |
5.4.3 设计计算示例 | 第121-134页 |
5.4.4 设计结果分析 | 第134-138页 |
5.5 大轴重下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多层结构体系 | 第138-140页 |
5.6 大轴重下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强化措施及功能设计 | 第140-143页 |
5.6.1 重载铁路基床结构沥青砼强化措施 | 第140-141页 |
5.6.2 重载铁路路基双表层结构功能设计 | 第141-143页 |
5.7 高速铁路路基应用示例 | 第143-144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44-147页 |
结论 | 第147-153页 |
致谢 | 第153-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59-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