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1-21页 |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三、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五、本论文的特色 | 第20-21页 |
第一章 社会利益分化与执政党社会利益整合 | 第21-39页 |
一、利益和社会利益分化的概念 | 第21-24页 |
(一) 利益的概念 | 第21-22页 |
(二) 关于利益的分类 | 第22-23页 |
(三) 社会利益分化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社会利益整合的概念 | 第24页 |
三、认识社会利益分化与整合的历史视角 | 第24-29页 |
四、在现代社会执政党是社会利益整合的核心力量 | 第29-39页 |
(一) 社会利益代表和整合是政党在现代社会发挥的基本功能 | 第29-31页 |
(二) 执政党是社会利益整合的主要力量 | 第31-33页 |
(三) 社会利益整合关系着执政党的兴衰成败 | 第33页 |
(四) 执政党社会利益整合的主要路径和方法 | 第33-39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历史回顾 | 第39-49页 |
一、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 | 第39-43页 |
(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理论及实践 | 第39-42页 |
(二) 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主要成就和经验 | 第42-43页 |
二、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历史 | 第43-49页 |
(一)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方针的发展演变及实践 | 第44-46页 |
(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历史反思 | 第46-49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利益分化 | 第49-69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表现及特点 | 第49-60页 |
(一) 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 | 第49页 |
(二) 社会利益差距扩大化 | 第49-55页 |
(三) 社会分层多样化 | 第55页 |
(四) 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 | 第55-59页 |
(五) 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明显增多 | 第59-60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的影响和作用 | 第60-63页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合理社会利益分化的积极作用 | 第60-61页 |
(二) 社会利益分化过大的消极影响 | 第61-63页 |
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利益分化加剧的原因分析 | 第63-69页 |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是主要原因 | 第65页 |
(二) 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存在拉大了城乡差距 | 第65-66页 |
(三)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政策倾斜的作用 | 第66页 |
(四) 国有垄断行业不合理的高收入拉大了行业差距 | 第66-67页 |
(五) 公民政治参与不平衡是导致社会利益失衡的政治因素 | 第67-68页 |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位加剧了社会利益分化 | 第68-69页 |
第四章 社会利益整合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 | 第69-85页 |
一、社会利益整合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 第69-72页 |
(一) 社会利益整合是中国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 | 第69-70页 |
(二) 新时期党进行社会利益整合面临新的困难 | 第70-71页 |
(三) 社会利益整合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肩负的使命 | 第71-72页 |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应遵循的原则 | 第72-80页 |
(一) 公平正义的原则 | 第72-77页 |
(二) 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 第77-79页 |
(三)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原则 | 第79-80页 |
三、现阶段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 第80-82页 |
(一)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第80-81页 |
(二) 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81-82页 |
(三) 完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不断促进共同富裕 | 第82页 |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社会利益整合应实现两个转变 | 第82-85页 |
(一) 实现整合方式由行政命令到民主法治的转变 | 第82-84页 |
(二) 实现利益整合主体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 第84-85页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 第85-105页 |
一、1978年至中共十四大期间的社会利益分化与整合 | 第85-88页 |
(一) 领导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第85-87页 |
(二) 提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 第87-88页 |
二、中共十四大至十六大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 第88-89页 |
(一) 将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 | 第88页 |
(二) 曾确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 第88-89页 |
(三) 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第89页 |
三、中共十六大至十八大党的社会利益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 第89-92页 |
(一) 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 | 第89-91页 |
(二) 重新阐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 第91页 |
(三) 将大力改善和发展民生作为工作重点 | 第91-92页 |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 第92-101页 |
(一)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 第92-93页 |
(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利益整合的改革新政策 | 第93-97页 |
(三) 采取多项改革举措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第97-100页 |
(四) 发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第100页 |
(五)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 第100-101页 |
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利益整合的成就和不足 | 第101-105页 |
第六章 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利益整合的路径研究 | 第105-169页 |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社会利益整合奠定经济基础 | 第106-122页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 | 第106-107页 |
(二) 改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失衡格局的对策 | 第107-122页 |
二、发展协商民主,为社会利益整合提供政治保障 | 第122-136页 |
(一) 民主政治是社会利益整合的重要机制 | 第122-124页 |
(二)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增强党的社会利益整合功能的必然要求 | 第124-125页 |
(三) 发展协商民主,建构社会利益平衡政治机制 | 第125-136页 |
三、创新社会治理,建立现代社会利益矛盾冲突化解新机制 | 第136-146页 |
(一) 我国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 | 第136-137页 |
(二) 社会治理的理念和机制能有效化解社会利益矛盾冲突 | 第137-141页 |
(三) 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路径选择 | 第141-146页 |
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利益整合创建思想共识 | 第146-157页 |
(一) 价值观与利益的关系 | 第147-148页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利益整合的重要力量 | 第148-149页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9-150页 |
(四)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促进社会利益整合的关系 | 第150-152页 |
(五)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利益整合的路径方法 | 第152-157页 |
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的社会利益整合能力 | 第157-169页 |
(一) 通过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社会利益整合能力 | 第158-160页 |
(二) 进一步加强党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 | 第160-165页 |
(三)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杜绝形成党内既得利益集团 | 第165-169页 |
结语 | 第169-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173-18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81-183页 |
致谢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