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肠梗阻大鼠空肠组织腐胺的测定与肠炎宁的作用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3-14页
前言第14-19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8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8-19页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肠梗阻模型腐胺浓度第19-35页
    1.1 材料与动物第19-20页
        1.1.1 实验仪器第19页
        1.1.2 实验试剂第19-20页
        1.1.3 模型建立第20页
    1.2 实验方法第20-23页
        1.2.1 溶液配置第20-21页
        1.2.2 样品处理第21-22页
        1.2.3 色谱条件第22页
        1.2.4 色谱实验方法第22-23页
    1.3 结果第23-30页
        1.3.1 系统适用性试验第23-25页
        1.3.2 线性试验第25-26页
        1.3.3 回收率实验第26-27页
        1.3.4 日内差试验第27页
        1.3.5 日间差试验第27页
        1.3.6 重复性实验第27-28页
        1.3.7 质量控制实验第28页
        1.3.8 样品的测定第28-30页
    1.4 讨论第30-34页
        1.4.1 模型的建立第30页
        1.4.2 酶提取液的配制与反应过程第30-31页
        1.4.3 柱前衍生条件选择第31-32页
        1.4.4 ODC的表达第32页
        1.4.5 空肠组织腐胺水平的变化第32-34页
    1.5 小结第34-35页
二、肠炎宁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模型的作用第35-46页
    2.1 材料与动物第35-36页
        2.1.1 实验仪器第35页
        2.1.2 动物与试剂第35-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2.1 模型制备第36页
        2.2.2 动物一般表现观察第36页
        2.2.3 肠粘连情况大体观察第36-37页
        2.2.4 包埋流程第37页
        2.2.5 染色实验流程第37-38页
    2.3 结果第38-43页
        2.3.1 动物一般观察第38-39页
        2.3.2 肠粘连情况大体观察第39-40页
        2.3.3 镜下观察第40-43页
    2.4 讨论第43-45页
        2.4.1 肠黏膜镜下观察结果分析第43-44页
        2.4.2 肠炎宁的成分及作用第44-45页
    2.5 小结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4-55页
综述第55-66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喉气管狭窄手术治疗分析
下一篇:PD-1/PD-L1在三阴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