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货币论文--中国货币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对外开放和新常态视角下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导言第18-3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8-21页
        一、研究背景第18-19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9-21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21-23页
        一、研究内容第21-22页
        二、研究思路第22页
        三、研究方法第22-23页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不足及拓展第23-24页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3页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23页
        三、拓展研究方向第23-24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24-34页
        一、货币政策理论发展综述第24-29页
        二、货币政策框架综述第29-31页
        三、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研究第31-34页
第二章 开放经济与货币政策第34-76页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第34-53页
        一、小型开放经济模型第35-39页
        二、澳博斯菲尔德-罗格福两国模型第39-44页
        三、开放经济下的AS-IS模型第44-47页
        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第47-53页
    第二节 对外开放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第53-75页
        一、小国、固定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54-63页
        二、两国模型(我国-世界模型)第63-68页
        三、我国央行的对冲操作第68-70页
        四、次贷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第70-75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三章 货币政策转型的国际经验第76-100页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和欧洲的比较第76-93页
        一、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第76-78页
        二、金融自由化和货币市场发展:中欧的对比第78-89页
        三、央行操作程序的变化第89-91页
        四、参考国经验小结第91-93页
    第二节 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调整:来自日本的经验第93-100页
        一、日本的汇改第93-98页
        二、日本汇率政策经验第98-99页
        三、中国的货币政策选择第99-100页
第四章 国际收支格局与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第100-130页
    第一节 国际收支格局变化为我国货币政策转型提供条件第100-119页
        一、对外开放下我国货币流动性周期第102-109页
        二、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第109-116页
        三、对外开放与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第116-119页
    第二节 我国经济“新常态”对货币政策转型的需求第119-129页
        一、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影响国内货币供应第119-123页
        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存在问题第123-125页
        三、经济结构转型对货币政策转型的需求第125-126页
        四、金融改革对货币政策转型的需求第126-127页
        五、“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转型第127-129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内涵第130-167页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转型的逻辑主线第131-140页
        一、“常态”货币政策理论第131-132页
        二、我国的货币政策转型的逻辑主线第132-135页
        三、央行货币操作的选择第135-136页
        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变化历史第136-140页
    第二节 货币政策转型内容第140-166页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第140-149页
        二、货币政策工具的转型第149-159页
        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159-162页
        四、央行的预期管理第162-166页
    第三节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实证研究分析第167-195页
    第一节 数据的统计性描述第167-176页
        一、宏观经济数据描述第167-172页
        二、央行货币操作描述第172-176页
    第二节 央行流动性管理实证分析第176-186页
        一、实证模型设计第177-179页
        二、变量的设定第179-182页
        三、符号预测第182页
        四、数据来源第182-183页
        五、证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183-185页
        六、小结和建议第185-186页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实证分析第186-195页
        一、央行-商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第186-188页
        二、实证模型的构建第188-190页
        三、实证的步奏、结果与分析第190-191页
        四、回归结果分析第191-193页
        五、小结和建议第193-195页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第195-197页
参考文献第197-208页
后记第208-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时间MDPs增强学习方法及其在无人机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重轨低频超宽带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