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室内VOCs污染的概况 | 第11-15页 |
1.1.1 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 第11-12页 |
1.1.2 室内空气污染的特征 | 第12-13页 |
1.1.3 室内污染空气的来源 | 第13-14页 |
1.1.4 降解室内污染空气的对策 | 第14-15页 |
1.2 光催化氧化技术 | 第15-19页 |
1.2.1 光催化氧化技术的机理 | 第15-16页 |
1.2.2 光催化剂TiO_2 | 第16-17页 |
1.2.3 光催化气体降解实验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3 TiO_2/ACF的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3.1 活性碳纤维(Active Carbon Fiber) | 第19-20页 |
1.3.2 ACF作为载体的实验研究 | 第20-21页 |
1.3.3 TiO_2/ACF的负载方法 | 第21-22页 |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22-2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设计部分 | 第25-41页 |
2.1 实验降解污染气体的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1.1 实验台 | 第25页 |
2.1.2 复合光催化体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3 TiO_2/ACF降解气体实验 | 第26页 |
2.2 降解气体实验的前期工作 | 第26-34页 |
2.2.1 实验装置的搭建 | 第27-30页 |
2.2.2 制备光催化氧化复合材料体 | 第30-34页 |
2.3 光催化降解甲醛实验 | 第34-37页 |
2.3.1 系统气密性的实验 | 第34-35页 |
2.3.2 光解实验 | 第35-36页 |
2.3.3 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影响因素实验 | 第36-37页 |
2.3.4 商用产品与自制品对比 | 第37页 |
2.4 TiO_2/ACF复合光催化材料体的表征 | 第37-39页 |
2.4.1 X射线衍射试验(XRD) | 第37-38页 |
2.4.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8页 |
2.4.3 比表面积测定(BET) | 第38页 |
2.4.4 傅氏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FTIR) | 第38-39页 |
2.5 TiO_2/ACF光催化性能的评价 | 第39-41页 |
第3章 复合材料体的表征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3.1 TiO_2/ACF的XRD表征分析 | 第41-42页 |
3.2 TiO_2/ACF的SEM表征分析 | 第42-47页 |
3.2.1 经过预处理活化的ACF | 第42-43页 |
3.2.2 浸渍提拉法制备的TiO_2/ACF | 第43-45页 |
3.2.3 添加粘结剂磷酸铝制备的TiO_2/ACF | 第45-46页 |
3.2.4 ACF的不同处理方式 | 第46页 |
3.2.5 光催化降解实验前后的ACF | 第46-47页 |
3.3 TiO_2/ACF的BET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3.4 TiO_2/ACF的FTIR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第4章 甲醛的光催化氧化降解实验 | 第51-63页 |
4.1 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第51-58页 |
4.1.1 不同初始浓度的甲醛对其降解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1.2 甲醛光催化降解率受相对湿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1.3 甲醛光催化降解受气体流速的影响 | 第53-55页 |
4.1.4 不同TiO_2/ACF复合光催化体对甲醛的降解率影响不同 | 第55-57页 |
4.1.5 复合光催化氧化材料体的稳定性 | 第57-58页 |
4.2 光催化降解甲醛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 第58-61页 |
4.2.1 复合材料体光催化降解甲醛对环境湿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2 光催化降解甲醛对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4.3 自制滤网与市售滤网净化污染气体的比较 | 第61-63页 |
第5章 L-H模型动力学分析甲醛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63-6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