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量刑建议的涵义及法律特征 | 第9-12页 |
(一) 量刑建议的涵义 | 第9页 |
(二) 量刑建议的法律特征 | 第9-12页 |
1. 量刑建议是公权力的体现 | 第9-10页 |
2. 量刑建议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对象是人民法院 | 第10页 |
3. 量刑建议的内容是刑罚 | 第10-11页 |
4. 量刑建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约束力 | 第11-12页 |
二、量刑建议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12-24页 |
(一) 英美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2-14页 |
1. 英国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2-13页 |
2. 美国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3-14页 |
(二) 大陆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4-17页 |
1. 法国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4-15页 |
2. 德国的量刑建议制度 | 第15-17页 |
(三) 两大法系国家的量刑建议制度对我国的启迪 | 第17-24页 |
1. 价值取向 | 第17-18页 |
2. 量刑建议基础 | 第18-19页 |
3. 量刑建议主体 | 第19-20页 |
4. 量刑建议类型 | 第20-21页 |
5. 量刑程序 | 第21页 |
6. 量刑建议的约束力 | 第21-24页 |
三、我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4-31页 |
(一) 我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8页 |
1. 量刑建议有利于保障人权 | 第24页 |
2. 量刑建议有利于提高人民法院量刑的公开、公正 | 第24-26页 |
3. 量刑建议有利于制约自由裁量权,防止量刑失衡 | 第26-27页 |
4. 量刑建议有利于提高司法机关办案人员的程序意识 | 第27页 |
5. 量刑建议有利于提高检察机关公诉能力和水平 | 第27-28页 |
(二) 我国建立量刑建议制度的可行性 | 第28-31页 |
1. 法学理论上 | 第28页 |
2. 法律依据上 | 第28-29页 |
3. 司法实践上 | 第29-31页 |
四、我国量刑建议制度的构建路径 | 第31-44页 |
(一) 建立、完善以庭前证据开示制度、律师辩护制度为主的量刑建议配套制度 | 第31-33页 |
(二) 规范量刑建议的适用范围 | 第33-34页 |
(三) 采取相对确定性量刑建议为主的多元模式 | 第34-36页 |
(四) 确定量刑建议的提起时机和形式 | 第36-42页 |
(五) 明确量刑建议的审批程序与变更程序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