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论文--应用植物学(经济植物学)论文--药用野生植物论文

金露梅与茶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H2O2氧化损伤的协同保护效应及其分子机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0页
    1.1 抗氧化相互作用机理第13-15页
        1.1.1 不同成分间的相互作用第13-14页
        1.1.2 活性成分的变化第14页
        1.1.3 提高药物的溶解度第14页
        1.1.4 提高药物的靶向性第14-15页
        1.1.5 对药动学行为的改变第15页
    1.2 抗氧化配伍的相互作用方式第15-17页
        1.2.1 协同作用第16页
        1.2.2 相加作用第16页
        1.2.3 拮抗作用第16-17页
    1.3 抗氧化药物配伍的评价方法第17页
        1.3.1 加和法第17页
        1.3.2 直接比较法第17页
        1.3.3 响应曲面法第17页
        1.3.4 等辐射分析法第17页
    1.4 金露梅研究进展第17-18页
        1.4.1 金露梅的药用价值第18页
        1.4.2 金露梅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第18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6 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金露梅提取物与几种抗氧化剂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第20-36页
    2.1 材料第20页
    2.2 仪器与设备第20页
    2.3 试剂第20-21页
    2.4 试验方法第21-25页
        2.4.1 试剂的配制第21-22页
        2.4.2 DPPH抗氧化能力测定第22页
        2.4.3 ABTS抗氧化能力测定第22-23页
        2.4.4 FRAP抗氧化能力测定第23页
        2.4.5 RP-HPLC测定配伍前后多酚类化合物变化第23-24页
        2.4.6 等辐射分析法的应用第24-25页
        2.4.7 数据处理第25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25-35页
        2.5.1 金露梅,茶多酚,姜黄素和白藜芦醇的总多酚和抗氧化活性能力测定第25页
        2.5.2 金露梅与茶多酚,姜黄素和白藜芦醇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第25-28页
        2.5.3 金露梅与茶多酚抗氧化协同作用机制初探第28-35页
            2.5.3.1 RP-HPLC法分析配伍前后多酚成分的变化第28-30页
            2.5.3.2 金露梅与茶多酚中7种多酚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第30-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金露梅与茶多酚提取物对大肠杆菌H_2O_2氧化损伤的协同保护作用第36-60页
    3.1 仪器与设备第36页
    3.2 化学试剂第36-37页
    3.3 试验方法第37-42页
        3.3.1 试剂的配置第37-38页
        3.3.2 配伍对H_2O_2产生速率的影响第38页
        3.3.3 配伍对大肠杆菌抗H_2O_2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第38-39页
        3.3.4 配伍对大肠杆菌体内4种抗氧化物酶(CAT,POD,SOD和GSH)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3.3.4.1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第39页
            3.3.4.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第39-40页
            3.3.4.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40页
            3.3.4.4 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第40页
        3.3.5 RT-PCR测定配伍对大肠杆菌体内CAT和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0-42页
            3.3.5.1 总RNA的提取与纯度检测第40-41页
            3.3.5.2 cDNA第一链合成第41页
            3.3.5.3 R-T PCR扩增反应第41-42页
            3.3.5.4 R-T PCR定量数据处理第42页
        3.3.6 等辐射分析法第42页
        3.3.7 数据分析第4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2-59页
        3.4.1 H_2O_2产生速率的测定第42-43页
        3.4.2 金露梅+茶多酚和金丝桃苷+EGC配伍对H_2O_2产生速率的影响第43-44页
        3.4.3 不同样品对大肠杆菌抗H_2O_2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第44-45页
        3.4.4 金露梅+茶多酚和金丝桃苷+EGC配伍对大肠杆菌抗氧化胁迫能力的影响第45-46页
        3.4.5 CAT、POD、SOD活性测定及GSH含量测定第46-47页
        3.4.6 金露梅+茶多酚和金丝桃苷+EGC配伍对大肠杆菌体内CAT、POD、SOD和GSH活性的影响第47-51页
        3.4.7 RT-PCR测定不同样品对大肠杆菌体内CAT和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1-56页
            3.4.7.1 溶解曲线分析第51-52页
            3.4.7.2 扩增产物的电泳检测第52-53页
            3.4.7.3 扩增产物的测序第53-55页
            3.4.7.4 Real-time PCR扩增各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第55-56页
        3.4.8 RT-PCR测定配伍对大肠杆菌体内CAT和SOD基因表达的影响第56-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伐强度对栓皮栎林木构型和生长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