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普通畜牧学论文--饲料论文--蛋白质饲料、能量饲料论文

苦豆子综合开发利用生产工艺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1 苦豆子中的有效成分第12-13页
    1.2 苦豆子中主要生物碱的药理药效作用第13-16页
        1.2.1 苦参碱的药理药效作用第13-15页
            1.2.1.1 抗肿瘤作用第14页
            1.2.1.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第14页
            1.2.1.3 抗肝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第14-15页
            1.2.1.4 苦参碱的其他作用第15页
        1.2.2 氧化苦参碱的药理药效作用第15-16页
            1.2.2.1 降低血压的作用第15页
            1.2.2.2 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第15页
            1.2.2.3 抗炎的作用第15-16页
            1.2.2.3 其他作用第16页
        1.2.3 金雀花碱的药理药效作用第16页
        1.2.4 槐果碱的药理药效作用第16页
    1.3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概述第16-19页
        1.3.1 生物碱的分类第16-17页
        1.3.2 生物碱的传统提取方法第17页
            1.3.2.1 热回流法第17页
            1.3.2.2 浸泡法第17页
        1.3.3 生物碱的现代提取法第17-19页
            1.3.3.1 半仿生提取法第17-18页
            1.3.3.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第18页
            1.3.3.3 微波辅助提取法第18-19页
    1.4 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方法概述第19-20页
        1.4.1 色谱法第19页
            1.4.1.1 氧化铝柱色谱法第19页
            1.4.1.2 硅胶柱色谱法第19页
        1.4.2 沉淀法第19-20页
        1.4.3 树脂分离法第20页
            1.4.3.1 大孔树脂分离法第20页
            1.4.3.2 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第20页
    1.5 生物碱含量的分析方法第20页
    1.6 课题的研究第20-23页
        1.6.1 立题背景及立题依据第20-21页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1页
        1.6.3 研究内容第21页
        1.6.4 特色和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苦豆子中总生物碱检测方法的研究第23-30页
    2.1 实验所用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3页
        2.1.1 实验所用材料第23页
        2.1.2 实验试剂第23页
        2.1.3 实验主要设备仪器第23页
    2.2 苦豆子中总生物碱测定方法的研究第23-26页
        2.2.1 试剂的配制第23-24页
        2.2.2 苦豆子总生物碱的定性分析第24页
        2.2.3 苦豆子总生物碱的定量分析第24-26页
            2.2.3.1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24-25页
            2.2.3.2 苦豆子中生物总碱提取率的测定第25页
            2.2.3.3 稳定性实验第25-26页
            2.2.3.4 加样回收率测定第26页
    2.3 苦豆子中单体生物碱的测定第26-29页
        2.3.1 苦参碱的定量测定第26-27页
        2.3.2 氧化苦参碱的定量测定第27-28页
        2.3.3 金雀花碱的定量测定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苦豆子中生物碱提取工艺的研究第30-38页
    3.1 苦豆子中总生物碱提取工艺流程第30页
    3.2 单因素实验第30-31页
        3.2.1 不同溶剂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0页
        3.2.2 溶剂pH(酸水百分比)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0页
        3.2.3 料液比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0页
        3.2.4 提取温度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0页
        3.2.5 提取时间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0-31页
        3.2.6 提取次数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1页
        3.2.7 粒径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1页
    3.3 正交(均匀)试验第31-32页
    3.4 验证实验第32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32-37页
        3.5.1 不同溶剂对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2页
        3.5.2 溶剂pH(酸水百分比)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2-33页
        3.5.3 料液比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3页
        3.5.4 提取温度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3-34页
        3.5.5 提取时间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第34页
        3.5.6 提取次数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4-35页
        3.5.7 粒径对生物总碱提取率的影响第35页
        3.5.8 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37页
        3.5.9 验证实验结果第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苦豆子中生物碱的纯化和单体分离工艺研究第38-50页
    4.1 苦豆子生物碱纯化工艺研究第38-40页
        4.1.1 实验材料预处理第38页
            4.1.1.1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38页
        4.1.2 树脂的处理第38-39页
        4.1.3 实验方法第39-40页
            4.1.3.1 静态实验第39-40页
            4.1.3.2 动态实验第40页
            4.1.3.3 树脂吸附生物碱后解吸曲线的绘制第40页
    4.2 生物碱单体分离工艺研究第40-42页
        4.2.1 苦参碱单体分离第40-41页
        4.2.2 金雀花碱的分离第41页
        4.2.3 氧化苦参碱的制备第41-42页
            4.2.3.1 实验原理第41页
            4.2.3.2 实验步骤第41-42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4.3.1 生物碱纯化工艺的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3.1.1 树脂饱和吸附量测定的结果与分析第42页
            4.3.1.2 上样液pH对树脂吸附量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4.3.1.3 上样液初始浓度选择的结果与分析第43页
            4.3.1.4 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生物碱的结果与分析第43页
            4.3.1.5 不同pH氨乙醇对树脂生物碱洗脱率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第43-44页
            4.3.1.6 上样速率对树脂吸附生物碱的影响的结果与分析第44页
            4.3.1.7 树脂吸附生物碱透过曲线的绘制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4.3.1.8 树脂吸附生物碱后解吸曲线的绘制第45页
        4.3.2 生物碱单体分离的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4.3.2.1 苦参碱的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4.3.2.2 金雀花碱第46-48页
            4.3.2.3 氧化苦参碱制备的结果分析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苦豆子残渣的发酵工艺第50-53页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0页
        5.1.1 实验材料第50页
        5.1.2 菌种第50页
        5.1.3 其它实验试剂第50页
        5.1.4 实验仪器设备第50页
    5.2 实验测定方法第50-51页
    5.3 实验过程第51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补肾法、疏肝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作用与调控PI3K/Akt通路的关系
下一篇:六味地黄丸对900MHz电磁辐射致大鼠睾丸损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