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1 文献研究法 | 第10页 |
1.2.2 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1.2.3 访谈笔录法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3.1 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3.2 大病保险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大病 | 第17-18页 |
2.1.2 新农合大病保险 | 第18-19页 |
2.1.3 商业保险 | 第19页 |
2.1.4 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政府购买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陕西省新农合商业保险介入大病保险的实施情况 | 第24-28页 |
3.1 陕西省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实施现状 | 第24-26页 |
3.2 陕西省蓝田县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实施现状 | 第26-28页 |
3.2.1 蓝田县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2.2 蓝田县卫生医疗和新农合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第四章 陕西省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效果分析 | 第28-39页 |
4.1 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制度设计 | 第28页 |
4.2 蓝田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公平性 | 第28-31页 |
4.3 蓝田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的补偿效果 | 第31-32页 |
4.4 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使用情况 | 第32-34页 |
4.4.1 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基金分配情况 | 第32-33页 |
4.4.2 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费用分析 | 第33-34页 |
4.5 蓝田县商业保险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情况 | 第34-35页 |
4.5.1 知晓度 | 第34-35页 |
4.5.2满意度 | 第35页 |
4.6 蓝田县商业保险公司介入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管理费用和监管 | 第35-36页 |
4.7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第五章 国内外商业保险介入大病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39-45页 |
5.1 国内已有模式 | 第39-41页 |
5.1.1 太仓模式 | 第39-40页 |
5.1.2 湛江模式 | 第40-41页 |
5.2 国外基本医疗体系中的商业参与 | 第41-44页 |
5.2.1 日本 | 第42-43页 |
5.2.2 英国 | 第43-44页 |
5.3. 启示 | 第44-45页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第45-49页 |
6.1 完善筹资机制 | 第45-46页 |
6.1.1 拓宽基金来源渠道 | 第45页 |
6.1.2 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筹资标准 | 第45-46页 |
6.2 明确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责任,完善机制设计 | 第46-47页 |
6.2.1 合理确定政府的责任 | 第46-47页 |
6.2.2 商业保险公司的责任 | 第47页 |
6.3 加快实行制度一体化,提高统筹层次 | 第47-48页 |
6.4 加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大病保险动力 | 第48页 |
6.5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满意度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5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