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12-22页 |
一、问题所在 | 第12-15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五、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第一章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基础理论 | 第22-43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涵义分析 | 第23-29页 |
一、强制管理的概念 | 第23-24页 |
二、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 第24-27页 |
三、民事执行强制管理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法理基础 | 第29-32页 |
一、物权的权能分离理论 | 第29-30页 |
二、物尽其用使然 | 第30-31页 |
三、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 第31-32页 |
四、保护基本人权的要求 | 第32页 |
第三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 | 第32-37页 |
一、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第32-36页 |
三、我国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兴起与变迁 | 第36-37页 |
第四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类型划分 | 第37-40页 |
一、单纯的强制管理、并行的强制管理与辅助的强制管理 | 第38页 |
二、金钱债权的强制管理和担保物权的强制管理 | 第38-40页 |
第五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原则 | 第40-43页 |
一、设置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原则的意义 | 第40页 |
二、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原则的内容 | 第40-43页 |
第二章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程序设置 | 第43-72页 |
第一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一般规则 | 第43-50页 |
一、适用强制管理的条件 | 第43-44页 |
二、财产上负担的处理 | 第44-49页 |
三、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形态 | 第49-50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程序的启动 | 第50-58页 |
一、程序启动的原因 | 第50-51页 |
二、程序启动的文书形式 | 第51-53页 |
三、执行法院的审理 | 第53-54页 |
四、启动文书载明的内容 | 第54页 |
五、程序启动的效力 | 第54-58页 |
第三节 双重强制管理 | 第58-60页 |
一、双重强制管理的论争 | 第58-59页 |
二、双重强制管理的实施 | 第59-60页 |
第四节 执行竞合的处理 | 第60-63页 |
一、强制管理与强制拍卖的竞合 | 第60-61页 |
二、强制管理与债权执行程序的竞合 | 第61-62页 |
三、强制管理与滞纳处分程序的竞合 | 第62-63页 |
第五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中止和终结 | 第63-70页 |
一、强制管理的中止 | 第63-67页 |
二、强制管理的终结 | 第67-70页 |
第六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救济程序 | 第70-72页 |
第三章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实施之管理人制度 | 第72-104页 |
第一节 管理人的引入:民事执行的“社会参与” | 第72-76页 |
一、民事执行机构的“社会参与”趋势 | 第73-74页 |
二、管理人体现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社会化” | 第74-76页 |
第二节 我国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实践探索 | 第76-81页 |
一、各地法院实践探索的经验 | 第76-80页 |
二、各地法院实践探索的不足 | 第80-81页 |
第三节 域外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81-88页 |
一、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比较法考察 | 第82-86页 |
二、域外民事执行强制管理制度的述评 | 第86-88页 |
第四节 我国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管理人制度变革 | 第88-104页 |
一、管理人的选任 | 第88-92页 |
二、管理人的职权 | 第92-97页 |
三、管理人的报酬与管理费 | 第97-99页 |
四、管理人的义务 | 第99-102页 |
五、管理人的责任 | 第102-103页 |
六、管理人的辞任 | 第103-104页 |
第四章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实施之收益分配制度 | 第104-127页 |
第一节 分配的要求 | 第104-107页 |
一、分配要求权利者 | 第105-106页 |
二、分配要求的方法 | 第106页 |
三、分配要求的效力 | 第106-107页 |
四、分配要求等的时间的界限 | 第107页 |
第二节 分配的金钱范围 | 第107-109页 |
一、应该充当分配的金钱 | 第107-108页 |
二、无益执行的禁止 | 第108-109页 |
第三节 管理人主持的分配程序 | 第109-112页 |
一、分配要求允许的时间 | 第109页 |
二、依据管理人的分配流程 | 第109-112页 |
第四节 管理人主持的分配金额的额提存 | 第112-114页 |
一、分配保留提存 | 第112-113页 |
二、不到场提存 | 第113-114页 |
第五节 法院主持的分配程序 | 第114-117页 |
一、执行法院的分配准备 | 第114-116页 |
二、执行法院的分配程序 | 第116-117页 |
第六节 对债务人的分配 | 第117-127页 |
一、对债务人的分配 | 第117-120页 |
二、建筑物的使用许可 | 第120-127页 |
第五章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救济与监督 | 第127-13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27页 |
第二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救济 | 第127-135页 |
一、债权人的救济 | 第128-129页 |
二、债务人的救济 | 第129-130页 |
三、第三人的救济 | 第130-135页 |
第三节 民事执行强制管理的监督 | 第135-139页 |
一、法院内部的监督 | 第135页 |
二、法院外部的监督 | 第135-139页 |
结论 | 第139-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2页 |
致谢 | 第152-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