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动力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电力工业论文

以聚乙二醇为助溶剂的醇胺和离子液体混合体系吸收CO2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第1章 前言第12-17页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3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醇胺类溶剂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第17-25页
        2.2.1 链状取代基醇胺吸收工艺第18-21页
        2.2.2 空间位阻胺工艺第21页
        2.2.3 新型胺类的发展第21-22页
        2.2.4 醇胺水溶液存在的问题第22-25页
    2.3 离子液体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第25-32页
        2.3.1 常规离子液体捕集CO_2第26-28页
        2.3.2 功能化离子液体捕集CO_2第28-31页
        2.3.3 离子液体应用所存在的问题第31-32页
    2.4 混合溶剂在CO_2捕集中的应用第32-35页
第3章 CO_2在助溶剂聚乙二醇中的溶解行为研究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3.2.1 试剂及气体第35页
        3.2.2 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及程序第35-36页
        3.2.3 其它分析设备第36-37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7-48页
        3.3.1 PEGs的物化性质第37-41页
        3.3.2 PEGs对CO_2的吸收性能第41-43页
        3.3.3 CO_2在PEGs中的亨利系数第43-47页
        3.3.4 PEGs对CO_2的溶解热力学性质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醇胺-聚乙二醇体系对CO_2化学吸收性能研究第49-82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3页
        4.2.1 试剂及气体第49-50页
        4.2.2 吸收解吸实验装置及程序第50-52页
        4.2.3 分析方法第52-5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3-80页
        4.3.1 醇胺-聚乙二醇混合体系物化性质第53-59页
        4.3.2 吸收解吸性能评估第59-67页
        4.3.3 气液相平衡第67-71页
        4.3.4 吸收机理及反应热第71-74页
        4.3.5 吸收动力学分析第74-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功能化离子液体-聚乙二醇体系高温吸收CO_2性能研究第82-112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实验部分第83-88页
        5.2.1 试剂及气体第83-84页
        5.2.2 表征与测试第84页
        5.2.3 离子液体合成方法第84-8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8-110页
        5.3.1 功能化离子液体热稳定性分析第88-94页
        5.3.2 密度与粘度第94-96页
        5.3.3 CO_2吸收性能研究第96-103页
        5.3.4 吸收机理探讨第103-107页
        5.3.5 吸收动力学分析第107-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12-114页
    6.1 主要结论第112-113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113页
    6.3 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建议第113-114页
附录1 CO_2在PEGs中的溶解度数据第114-118页
附录2 CO_2在醇胺-PEG200中的溶解度数据第118-121页
附录3 CO_2在功能离子液体-PEG400中的溶解度数据第121-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酚介导疏水抗紫外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有机长链离子修饰无机纳米粒子及填充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