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 | 第11-12页 |
|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概述 | 第11-12页 |
|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 | 第12-18页 |
| ·ATRP 的原理 | 第12-13页 |
|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everse ATRP, RATRP) | 第13-14页 |
| ·常规与反向并存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R&NI ATRP) | 第14页 |
| ·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 ATRP) | 第14-15页 |
| ·引发剂持续再生催化剂(Initiators for Continuous Activator Regeneration,ICAR)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电子转移再生催化剂(Activators Regenerated by Electron Transfer, ARGET) (ICAR ATRP 和 ARGET ATRP) | 第15-16页 |
| ·ATRP 的催化体系 | 第16-18页 |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 Polymerization) | 第18-23页 |
| ·RAFT 聚合的原理 | 第18-20页 |
| ·RAFT 试剂 | 第20-21页 |
| ·RAFT 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 ·热塑性弹性体polystyrene-b-poly(ethylene-co-1-butene)-b-polystyrene triblock copolymer (SEBS)的应用研究 | 第23-28页 |
| ·热塑性弹性体SEBS 的简介 | 第23-24页 |
| ·SEBS 的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 ·SEBS 接枝马来酸酐等极性基团 | 第24-25页 |
| ·SEBS 作为基底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 第25-27页 |
| ·SEBS 的ATRP 法接枝丙烯酸叔丁酯(tBA) | 第27-28页 |
| ·静电纺丝(Electrostatic Spinning) | 第28-31页 |
| ·静电纺丝的相关概念 | 第28-29页 |
|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应用 | 第29-30页 |
| ·SEBS 类静电纺丝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论文目的和意义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2-37页 |
| ·原料及试剂 | 第32-34页 |
| ·实验内容 | 第34-36页 |
| ·大分子ATRP 引发剂SEBS@ CH2Cl 的合成 | 第34页 |
| ·SEBS 的AGET ATRP 法接枝MMA(SEBS-g-PMMA) | 第34页 |
| ·SEBS 的AGET ATRP 法接枝St(SEBS-g-PSt) | 第34-35页 |
| ·SEBS 的AGET ATRP 法接枝tBA(SEBS-g-PtBA) | 第35页 |
| ·大分子RAFT 试剂SEBS@ BCBD 的合成 | 第35页 |
| ·SEBS 的RAFT 法接枝NIPAM(SEBS-g-PNIPAM) | 第35页 |
| ·SEBS 的静电纺丝 | 第35-36页 |
| ·测试与表征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铁盐催化AGET ATRP 法改性SEBS 橡胶 | 第37-50页 |
| ·引言 | 第37-3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9页 |
| ·铁盐催化AGET ATRP 改性SEBS 橡胶 | 第38-40页 |
| ·大分子引发剂SEBS@ CH2Cl 的表征 | 第40-43页 |
| ·SEBS@ CH2Cl 引发的AGET ATRP 接枝聚合反应 | 第43-47页 |
| ·接枝聚合物的核磁(1H NMR)和红外(FT-IR)表征 | 第47-48页 |
| ·接枝聚合物的TGA 测试 | 第48-49页 |
| ·结论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SEBS 橡胶的RAFT 法改性及其静电纺丝初探 | 第50-55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4页 |
| ·大分子引发剂SEBS@ CH2Cl 的制备 | 第50页 |
| ·大分子RAFT 引发剂SEBS@ BCBD 的制备 | 第50-51页 |
| ·SEBS@ BCBD 引发RAFT 聚合接枝NIPAM 单体 | 第51-53页 |
| ·SEBS 橡胶的静电纺丝 | 第53-54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55-57页 |
| ·全文总结 | 第55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5-56页 |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72页 |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