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环境与发展论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探析与践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9页
        1.1.2 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13页
        1.2.1 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研究第10-11页
        1.2.2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第11-12页
        1.2.3 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研究第12-13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5-23页
    2.1 现实背景第15-19页
        2.1.1 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第15-16页
        2.1.2 国内生态环境现状第16-19页
    2.2 理论渊源第19-23页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第19-20页
        2.2.2 中国传统的生态思想第20-22页
        2.2.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第22-23页
第三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3-30页
    3.1 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谐第23-24页
        3.1.1 人与自然的和谐第23-24页
        3.1.2 人与人的和谐第24页
    3.2 良好的生态就是生产力第24-25页
        3.2.1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第24-25页
        3.2.2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第25页
    3.3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民生的福祉第25-26页
    3.4 良好的生态以最严“法”“制”为保障第26-27页
        3.4.1 最严格的制度第26-27页
        3.4.2 最严密的法治第27页
    3.5 良好的生态以“生态红线”为生命线第27-28页
    3.6 良好的生态以全局思想为战略第28-30页
        3.6.1 生态历史观第28-29页
        3.6.2 生态国际观第29-30页
第四章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践履第30-37页
    4.1 国家层面第30-32页
        4.1.1 要健全生态文明的法律法规第30-31页
        4.1.2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第31页
        4.1.3 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31-32页
    4.2 企业层面第32-33页
        4.2.1 实现企业的绿色管理第32-33页
        4.2.2 实现企业技术设备绿色升级第33页
    4.3 高校层面第33-35页
        4.3.1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第34页
        4.3.2 加强与相关课程的融合第34-35页
    4.4 个人层面第35-37页
        4.4.1 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化于心第35页
        4.4.2 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外化于行第35-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债务期限结构对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财政支出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