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8页 |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第11-25页 |
| 1. 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第11页 |
| 2. 老年性髋部骨折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3.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第12-17页 |
|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 ·骨质疏松症致病相关因素 | 第13页 |
| ·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 | 第13页 |
| ·骨质疏松症分类 | 第13页 |
| ·发病机制 | 第13-14页 |
| ·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 | 第14页 |
| ·骨代谢指标 | 第14-16页 |
| ·药物治疗 | 第16-17页 |
| 4. 祖国医学对骨质疏松的认识 | 第17-21页 |
| ·古代中医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 第17页 |
| ·病因病机的研究 | 第17-18页 |
| ·临床辨证分型 | 第18页 |
| ·中医治疗现状 | 第18-21页 |
| 5. 现代医学对老年髋部骨折的认识 | 第21-25页 |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21-22页 |
| ·髋部骨折分型 | 第22页 |
| ·治疗现状 | 第22-24页 |
| ·评估和治疗髋部骨折病人骨质疏松的指南 | 第24-25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5-35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 2.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 ·研究老年性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内骨代谢指标的变化 | 第25页 |
| ·分析所得数据,观察益肾健脾法对髋部骨折术后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 第25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初步筛选 | 第25页 |
| ·纳入标准 | 第25页 |
| ·排除标准 | 第25-26页 |
| ·终止病例 | 第26页 |
| ·脱落病例 | 第26页 |
| ·剔除病例 | 第26页 |
| ·病例分组 | 第26页 |
| ·观察指标 | 第26页 |
| ·观察时点 | 第26页 |
| 4.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6-33页 |
| 5. 结论 | 第33-35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5-38页 |
| 1. 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 2. 结合中西医治疗老年性髋部骨折的必要性 | 第36页 |
| 3. 课题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第36-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 附件一 综述 | 第42-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附件二 病例观察表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