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9-23页 |
1.1 二硫醚类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1.1 二硫醚类衍生物的作用靶点-硫氧还蛋白系统 | 第9页 |
1.1.2 二硫醚类代表化合物 | 第9-10页 |
1.1.3 二硫醚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 第10页 |
1.2 1,3,4-噻二唑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0-19页 |
1.2.1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第10-13页 |
1.2.2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 第13-15页 |
1.2.3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 第15-16页 |
1.2.4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 | 第16页 |
1.2.5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抗寄生虫活性 | 第16-17页 |
1.2.6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作为碳酸酐酶抑制剂 | 第17-18页 |
1.2.7 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其它方面的作用 | 第18-19页 |
1.3 含有脲结构的化合物的研究 | 第19-22页 |
1.3.1 含有脲结构的化合物的抗癌活性 | 第19-20页 |
1.3.2 含有脲结构的化合物作为酶抑制剂 | 第20-22页 |
1.3.3 含有脲结构的化合物具有抗癫痫作用 | 第22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设计依据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35页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1.1 本文所使用的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2 本文所使用的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24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4-26页 |
2.3.1 巯基异硫脲盐酸盐的合成 | 第24-25页 |
2.3.2 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5基)二硫醚的合成 | 第25页 |
2.3.3 取代苯基异氰酸酯的合成 | 第25页 |
2.3.4 烷基(2-取代苯脲基-1,3,4-噻二唑5基)二硫醚的合成 | 第25-26页 |
2.4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 | 第26-28页 |
2.5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 第28-35页 |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第35-64页 |
3.1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所需试剂及设备 | 第35-36页 |
3.1.1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所需试剂 | 第35页 |
3.1.2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所需实验设备 | 第35-36页 |
3.2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方法 | 第36页 |
3.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 第36-64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64-73页 |
4.1 试验方法选择 | 第64-65页 |
4.1.1 异氰酸酯合成方法的选择 | 第64-65页 |
4.2 实验中注意事项 | 第65-66页 |
4.3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注意事项 | 第66-67页 |
4.4 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探讨 | 第67-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附录 | 第8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