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3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2章 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 第22-28页 |
2.1 税务风险概述 | 第22-25页 |
2.1.1 风险的含义及特征 | 第22-23页 |
2.1.2 税务风险的含义及特点 | 第23-24页 |
2.1.3 税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 第24-25页 |
2.2 税务风险管理概述 | 第25-27页 |
2.2.1 风险管理的含义及内容 | 第25-26页 |
2.2.2 税务风险管理的含义及目标 | 第26页 |
2.2.3 税务风险管理的环节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A联社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税务风险分析 | 第28-38页 |
3.1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现状简介 | 第28-34页 |
3.1.1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总体概况 | 第28页 |
3.1.2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 | 第28-32页 |
3.1.3 联社主要业务流程与税收的关系 | 第32页 |
3.1.4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税务工作的现状 | 第32-34页 |
3.2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税务风险分析 | 第34-36页 |
3.2.1 财务管理中的税务风险分析 | 第35页 |
3.2.2 税务工作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 | 第35-36页 |
3.3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产生税务风险的原因 | 第36-37页 |
3.3.1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3.3.2 A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A联社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 第38-57页 |
4.1 重建A联社税务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 | 第39-43页 |
4.1.1 联社部门组织架构再造 | 第39-40页 |
4.1.2 税务部及相关岗位职责 | 第40-42页 |
4.1.3 优化税务工作流程 | 第42-43页 |
4.2 构建A联社税务风险预警体系 | 第43-45页 |
4.2.1 税务风险识别 | 第43-44页 |
4.2.2 相关涉税数据的采集汇总与分类整理 | 第44-45页 |
4.3 构建A联社税务风险评估体系 | 第45-54页 |
4.3.1 税务风险评估方法 | 第45-46页 |
4.3.2 选取税务风险评估指标 | 第46-49页 |
4.3.3 税务风险评估指标值的分析评价 | 第49-51页 |
4.3.4 联社税务风险的评价 | 第51-54页 |
4.4 构建税务风险审核体系 | 第54-56页 |
4.4.1 重大特殊事件涉税分析 | 第54页 |
4.4.2 重点环节比对 | 第54-56页 |
4.4.3 税务报表审计 | 第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A联社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运行保障措施 | 第57-62页 |
5.1 加强联社税务风险文化建设 | 第57-58页 |
5.1.1 增强联社税务风险管理意识 | 第57页 |
5.1.2 建立重大特殊事项追踪制度 | 第57页 |
5.1.3 建立税务事项例会制度 | 第57-58页 |
5.2 提高联社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 | 第58-59页 |
5.2.1 选聘专业税务人员 | 第58页 |
5.2.2 制定涉税绩效考核制度 | 第58-59页 |
5.3 建立顺畅的涉税信息沟通机制 | 第59-60页 |
5.3.1 提升信息系统的涉税效能 | 第59页 |
5.3.2 建立流畅的内部信息反馈制度 | 第59页 |
5.3.3 建立外部信息征询制度 | 第59页 |
5.3.4 建立税收政策的收集和研究制度 | 第59-60页 |
5.4 建立完善的税务风险监督机制 | 第60页 |
5.4.1 加强联社内部的互相制约 | 第60页 |
5.4.2 加强稽核作业检查 | 第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