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和现代的对接--清末漆器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0页 |
(一) 课题背景 | 第7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三) 课题研究状状 | 第8页 |
(四)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晚清漆器的特点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漆、漆器、漆工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清末漆器复兴的原因 | 第11-13页 |
(一) 政府的提倡 | 第12页 |
(二) 国际市场的需求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晚清漆器生产的变化 | 第13-16页 |
(一) 风格的变化 | 第14页 |
(二) 产地的变化 | 第14-15页 |
(三) 工艺的变化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晚清漆器的振兴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北京漆器的民间复兴 | 第16-18页 |
(一) 北京雕漆 | 第16-17页 |
(二) 金漆镶嵌 | 第17-18页 |
第二节 福建脱胎漆器的辉煌 | 第18-21页 |
(一) 脱胎漆器的诞生 | 第18页 |
(二) 脱胎漆器的兴盛 | 第18-20页 |
(三) 脱胎漆器的创新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扬州梁福盛漆器的鼎盛 | 第21-25页 |
(一) 扬州漆器的特点 | 第21-22页 |
(二) 扬州梁福盛漆器 | 第22-25页 |
第四章 晚清漆器振兴的意义 | 第25-29页 |
(一) 薪火相传 | 第25页 |
(二) 承上启下 | 第25-26页 |
(三) 与现代对接 | 第26-27页 |
(四) 对现代的启示 | 第27-29页 |
致谢 | 第29-30页 |
参考书目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