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贵金属及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作者简历第7-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9页
    1.1 光催化简介第18-21页
        1.1.1 光催化研究背景第18-19页
        1.1.2 光催化研究进展第19页
        1.1.3 光催化研究机理第19-21页
    1.2 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第21-24页
        1.2.1 几种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第21-23页
        1.2.2 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第23-24页
    1.3 光催化性能增强第24-36页
        1.3.1 贵金属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第25-30页
        1.3.2 石墨烯与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第30-34页
        1.3.3 光电催化增强第34-36页
    1.4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第36-3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性能表征第39-43页
    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第39页
        2.1.1 实验试剂第39页
        2.1.2 实验设备第39页
    2.2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第39-43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9-40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0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40页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第40页
        2.2.5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第40页
        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第40页
        2.2.7 荧光光谱仪(PL)第40页
        2.2.8 拉曼光谱(Raman)第40-41页
        2.2.9 光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1页
        2.2.10 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第41-43页
第三章 贵金属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阵列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第43-69页
    3.1 引言第43-45页
    3.2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制备及表征第45-49页
        3.2.1 ZnO纳米棒阵列的制备第45页
        3.2.2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的制备第45-46页
        3.2.3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复合阵列形貌特征第46-47页
        3.2.4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XPS光谱分析第47-48页
        3.2.5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的光吸收特征第48-49页
    3.3 ZnO纳米棒/Au复合阵列光催化性能第49-51页
    3.4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制备及表征第51-58页
        3.4.1 CuO纳米线的制备第51-52页
        3.4.2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制备第52-53页
        3.4.3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形貌特征第53-54页
        3.4.4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成分和物相特征第54-56页
        3.4.5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XPS光谱分析第56-57页
        3.4.6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光吸收特征第57-58页
    3.5 CuO纳米线/Ag复合阵列光催化性能第58-61页
    3.6 Cu_2O/Cu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第61-64页
        3.6.1 Cu_2O/Cu的制备第61页
        3.6.2 Cu_2O/Cu的物相和成分分析第61-62页
        3.6.3 Cu_2O/Cu的形貌分析第62-63页
        3.6.4 Cu_2O/Cu复合材料光吸收特征第63-64页
    3.7 Cu_2O/Cu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第64-68页
    3.8 小结第68-69页
第四章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第69-99页
    4.1 引言第69-70页
    4.2 石墨烯负载Cu_2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表征第70-78页
        4.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70-71页
        4.2.2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1-72页
        4.2.3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形貌特征第72-73页
        4.2.4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物相特征和元素分析第73-74页
        4.2.5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红外光谱特征第74-75页
        4.2.6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光吸收特征第75-76页
        4.2.7 Cu_2O/石墨烯复合材料Raman光谱特征第76-78页
    4.3 石墨烯负载Cu_2O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第78-81页
    4.4 石墨烯负载CuO纳米片复合阵列制备及表征第81-88页
        4.4.1 CuO纳米片阵列的制备第81页
        4.4.2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的制备第81-82页
        4.4.3 CuO纳米片阵列的生长机理第82-84页
        4.4.4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的物相特征第84页
        4.4.5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的形貌特征第84-85页
        4.4.6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的XPS分析第85-87页
        4.4.7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的红外光谱特征第87-88页
        4.4.8 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光吸收特征第88页
    4.5 石墨烯负载CuO纳米片复合阵列光催化性能第88-90页
    4.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增强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光催化性能第90-96页
        4.6.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制备与表征第91-95页
            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第91-93页
            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征第93-95页
        4.6.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增强CuO纳米片/石墨烯复合阵列光催化性能第95-96页
    4.7 小结第96-99页
第五章 贵金属及石墨烯增强金属氧化物光催化机理分析第99-114页
    5.1 贵金属增强金属氧化物阵列光催化机理第99-106页
        5.1.1 Au负载ZnO纳米棒阵列光催化增强机理分析第99-103页
        5.1.2 Ag负载CuO纳米线阵列光催化增强机理分析第103-106页
    5.2 石墨烯负载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光催化增强机理第106-111页
        5.2.1 石墨烯负载Cu_2O复合材料光催化增强机理分析第106-109页
        5.2.2 石墨烯负载CuO纳米片复合阵列光催化增强机理分析第109-111页
    5.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增强光催化性能机理第111-113页
    5.4 小结第113-11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岭土的高比表面积介孔材料的无模板法制备新工艺
下一篇:基于节约与综合利用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模式及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