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7页 |
摘要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4-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1 研究的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 第16-24页 |
2.1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 | 第16-17页 |
2.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式 | 第17-20页 |
2.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在职发展 | 第20-22页 |
2.4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 | 第22页 |
2.5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待遇 | 第22-2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影响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 第24-30页 |
3.1 社会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1 我国农业现代化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吸纳力不足 | 第24页 |
3.1.2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毕业生就业 | 第24-25页 |
3.1.3 就业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就业渠道不通畅 | 第25页 |
3.2 高校农机专业自身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1 农机专业被认可度低,影响吸收优质生源 | 第26页 |
3.2.2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差,有待提高 | 第26-27页 |
3.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1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及就业心理对就业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实践能力较差 | 第28页 |
3.3.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够明确 | 第28页 |
3.4 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就业的影响 | 第28-29页 |
3.4.1 重视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 | 第28页 |
3.4.2 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 第28-29页 |
3.4.3 就业指导形式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 第29页 |
3.4.4 就业指导忽视全程性和连续性 | 第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改善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相应对策 | 第30-38页 |
4.1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 第30-31页 |
4.1.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及政策指导作用,完善就业政策制度 | 第30页 |
4.1.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高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保证 | 第30页 |
4.1.3 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搭建产学合作平台 | 第30-31页 |
4.1.4 进一步规划就业市场,形成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之间的良性就业系统 | 第31页 |
4.2 深化改革,创新高校农机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求人才 | 第31-35页 |
4.2.1 定期认真调研市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农机专业毕业生 | 第31-32页 |
4.2.2 改革教学,提高高校农机专业教育的质量 | 第32-34页 |
4.2.3 改革招生,探索新型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第34页 |
4.2.4 出台鼓励政策,提高高校农机专业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 | 第34-35页 |
4.3 高校农机专业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 第35-36页 |
4.3.1 转变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 | 第35页 |
4.3.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实践环节 | 第35-36页 |
4.3.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规划人生 | 第36页 |
4.4 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作用 | 第36-37页 |
4.4.1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 | 第36页 |
4.4.2 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全程性和连续性 | 第36页 |
4.4.3 就业跟踪调查,反馈存在问题信息 | 第36-37页 |
4.4.4 建立学生档案,个性化指导 | 第37页 |
4.4.5 注重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团队 | 第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38-40页 |
5.1 结论 | 第38页 |
5.2 建议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英文摘要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