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高校农业机械化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8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9页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1-14页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1.4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5页
        1.4.1 研究的内容第15页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5页
    1.5 本章小结第15-16页
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第16-24页
    2.1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第16-17页
    2.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式第17-20页
    2.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在职发展第20-22页
    2.4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第22页
    2.5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工资待遇第22-23页
    2.6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影响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第24-30页
    3.1 社会环境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24-25页
        3.1.1 我国农业现代化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专业人才吸纳力不足第24页
        3.1.2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毕业生就业第24-25页
        3.1.3 就业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就业渠道不通畅第25页
    3.2 高校农机专业自身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第25-27页
        3.2.1 农机专业被认可度低,影响吸收优质生源第26页
        3.2.2 农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差,有待提高第26-27页
    3.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自身因素对就业的影响第27-28页
        3.3.1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及就业心理对就业的影响第27-28页
        3.3.2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实践能力较差第28页
        3.3.3 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够明确第28页
    3.4 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就业的影响第28-29页
        3.4.1 重视就业率,忽视就业质量第28页
        3.4.2 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第28-29页
        3.4.3 就业指导形式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第29页
        3.4.4 就业指导忽视全程性和连续性第29页
    3.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改善高校农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相应对策第30-38页
    4.1 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第30-31页
        4.1.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及政策指导作用,完善就业政策制度第30页
        4.1.2 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为高校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保证第30页
        4.1.3 发挥政府协调作用,搭建产学合作平台第30-31页
        4.1.4 进一步规划就业市场,形成政府、社会以及学校之间的良性就业系统第31页
    4.2 深化改革,创新高校农机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第31-35页
        4.2.1 定期认真调研市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农机专业毕业生第31-32页
        4.2.2 改革教学,提高高校农机专业教育的质量第32-34页
        4.2.3 改革招生,探索新型农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34页
        4.2.4 出台鼓励政策,提高高校农机专业师资队伍的业务水平第34-35页
    4.3 高校农机专业学生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摆正心态,合理定位第35-36页
        4.3.1 转变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第35页
        4.3.2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加实践环节第35-36页
        4.3.3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规划人生第36页
    4.4 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路,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作用第36-37页
        4.4.1 建立健全完善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第36页
        4.4.2 就业指导工作要做到全程性和连续性第36页
        4.4.3 就业跟踪调查,反馈存在问题信息第36-37页
        4.4.4 建立学生档案,个性化指导第37页
        4.4.5 注重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打造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团队第37页
    4.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结论与建议第38-40页
    5.1 结论第38页
    5.2 建议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英文摘要第43-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研究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的生物质暗—光联合生物制氢装置设计及其运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