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7页 |
1.2.1 针叶树结实量预测研究进展 | 第8-12页 |
1.2.2 红松结实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红松结实研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1.2.4 本项研究的内容及其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和数据采集 | 第17-22页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7-18页 |
2.1.1 自然概况 | 第17页 |
2.1.2 林分概况 | 第17-18页 |
2.2 数据收集和处理 | 第18-20页 |
2.2.1 样地设置 | 第18页 |
2.2.2 数据处理 | 第18-20页 |
2.3 模型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2.3.1 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 | 第20页 |
2.3.2 消除异方差 | 第20页 |
2.3.3 模型检验 | 第20-22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2-39页 |
3.1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和结实的影响 | 第22-27页 |
3.1.1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第22页 |
3.1.2 密度对红松人工林结实的影响 | 第22-25页 |
3.1.3 密度与红松人工林周期结实量和林分蓄积量的关系 | 第25-27页 |
3.1.4 讨论 | 第27页 |
3.2 红松人工林单株周期结实模型建立 | 第27-31页 |
3.2.1 红松人工林单株周期结实量与林木生长因子的关系 | 第27-29页 |
3.2.2 红松人工林单株周期结实量模型 | 第29页 |
3.2.3 红松人工林单株周期结实量模型检验 | 第29-31页 |
3.2.4 讨论 | 第31页 |
3.3 红松人工林林分周期结实量模型建立 | 第31-39页 |
3.3.1 红松人工林林分周期结实量与密度和林木生长因子的关系 | 第31-36页 |
3.3.2 红松人工林林分周期结实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3.3 红松人工林林分周期结实模型检验 | 第37页 |
3.3.4 讨论 | 第37-39页 |
4 结论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