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汉语N+N组合研究概述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汉语N+N组合的相关研究 | 第11-18页 |
1.2.1 汉语N+N组合的句法结构研究 | 第11-13页 |
1.2.2 汉语语法界对N+N组合的语义研究 | 第13-16页 |
1.2.3 计算语言学界对N+N组合的研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汉语N+N组合句法分类 | 第21-37页 |
2.1 词典资源介绍 | 第21-25页 |
2.2 句法分类的基本规则 | 第25-26页 |
2.2.1 主谓关系 | 第25页 |
2.2.2 同位关系 | 第25页 |
2.2.3 并列关系 | 第25-26页 |
2.2.4 定中关系 | 第26页 |
2.3 基于规则的汉语N+N句法分类的方法 | 第26-27页 |
2.4 实验 | 第27-30页 |
2.4.1 实验语料及预处理 | 第27-28页 |
2.4.2 评价指标 | 第28页 |
2.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0页 |
2.5 未分类N+N组合的探究 | 第30-32页 |
2.5.1 未分类汉语N+N组合句法分类的基本规则 | 第30-31页 |
2.5.2 基于规则的汉语N+N句法分类的方法 | 第31页 |
2.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2.6 命名实体的句法分类方法 | 第32-35页 |
2.6.1 包含命名实体的汉语N+N组合句法分类的基本规则 | 第33-34页 |
2.6.2 基于规则的汉语N+N句法分类的方法 | 第34页 |
2.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汉语N+N的自动释义 | 第37-45页 |
3.1 基于动词的汉语N+N组合释义 | 第37-41页 |
3.1.1 相关资源的获取 | 第38-39页 |
3.1.2 动词的获取 | 第39页 |
3.1.3 释义短语的生成 | 第39-40页 |
3.1.4 释义短语的过滤 | 第40-41页 |
3.2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3.2.1 实验数据及预处理 | 第41页 |
3.2.2 评价指标 | 第41-42页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汉语N+N句法分类及自动释义程序的设计及实现 | 第45-52页 |
4.1 程序设计流程图 | 第45-46页 |
4.2 程序截图 | 第46-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汉语N+N研究在依存句法分析及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 第52-65页 |
5.1 汉语N+N句法分类研究在依存句法分析中的应用 | 第52-60页 |
5.1.1 依存句法分析器的介绍 | 第52-54页 |
5.1.2 汉语N+N句法分类研究在依存句法分析中的应用 | 第54-60页 |
5.2 汉语N+N自动释义研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 第60-64页 |
5.2.1 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方法简介 | 第60-61页 |
5.2.2 汉语N+N自动释义研究在机器翻译中的应用 | 第61-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8页 |
6.1 总结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A | 第72-86页 |
附录B | 第86-9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