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 WEB静态源码分析的应用系统中安全漏洞检测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期间的主要工作 | 第13页 |
1.4 论文文章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 第15-26页 |
2.1 WEB应用中常见漏洞 | 第15-20页 |
2.1.1 注入漏洞 | 第16-17页 |
2.1.2 跨站漏洞 | 第17-19页 |
2.1.3 系统异常漏洞 | 第19-20页 |
2.2 静态分析方法的特点 | 第20-21页 |
2.3 静态分析常用方法 | 第21-25页 |
2.3.1 基本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2.3.2 形式化方法 | 第23-24页 |
2.3.3 其他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静态分析漏洞检测方案研究与设计 | 第26-41页 |
3.1 静态分析度量标准 | 第26-28页 |
3.2 静态分析方法的研究与总结 | 第28-37页 |
3.2.1 基于TOKEN的缺陷模式匹配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3.2.2 基于AST的缺陷模式匹配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3.2.3 基于中间代码的缺陷模式匹配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3.2.4 数据流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3.2.5 静态分析方法总结 | 第37页 |
3.3 漏洞检测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3.3.1 方案设计流程 | 第38页 |
3.3.2 方案优势分析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静态分析漏洞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41-50页 |
4.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41页 |
4.2 系统架构设计实现 | 第41-43页 |
4.2.1 系统实现框架 | 第41-42页 |
4.2.2 系统框架结构 | 第42-43页 |
4.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实现 | 第43-46页 |
4.3.1 登陆注册模块 | 第44页 |
4.3.2 提交代码模块 | 第44页 |
4.3.3 代码检测模块 | 第44-46页 |
4.3.4 查看结果模块 | 第46页 |
4.4 数据库设计实现 | 第46-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静态分析漏洞检测系统测试分析 | 第50-57页 |
5.1 实验目的 | 第50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50页 |
5.3 测试内容与结果 | 第50-56页 |
5.3.1 漏洞检测系统功能测试 | 第51-54页 |
5.3.2 其他软件测试效果 | 第54-55页 |
5.3.3 测试结果对比与总结 | 第55-56页 |
5.3.4 多个待测项目测试结果总结 | 第56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5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