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力工程理论论文--传热学论文

微通道内液滴成型与分裂的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1页
    1.1 微流控系统的特点及应用第8页
    1.2 微流控设备微液滴研究现状及意义第8-11页
        1.2.1 微液滴的形成机制研究第9-10页
        1.2.2 微液滴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微通道内流体流动基本理论第11-17页
        1.3.1 微流体流动的特点第11-12页
        1.3.2 微流体流动的控制方程第12页
        1.3.3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第12-14页
        1.3.4 微流控系统中两相流理论第14-16页
            1.3.4.1 液滴动力学中的无量纲参数第14-15页
            1.3.4.2 壁面润湿特性及接触角第15-16页
        1.3.5 微通道内液液(气液)两相流型第16-17页
    1.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第17-18页
    1.5 数值模拟在微流体技术领域的应用及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第18-19页
    1.6 本论文的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T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的数值模拟第21-32页
    2.1 概述第21页
    2.2 T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的数值计算方法第21-24页
        2.2.1 模型建立第21-22页
        2.2.2 求解参数控制第22-24页
    2.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24-30页
        2.3.1 液滴形成过程分析第24-28页
        2.3.2 连续相流量对液滴生成的影响第28-29页
        2.3.3 连续相黏度对液滴的影响第29-30页
    2.4 实验结果验证第30-31页
    2.5 本章结论第31-32页
第三章 十字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的数值模拟第32-46页
    3.1 十字型微通道内液滴生成的数值计算方法第32-37页
        3.1.1 模型建立第32-33页
        3.1.2 十字型微通道内单个液滴生成过程仿真结果分析第33-37页
    3.2 十字型通道与T型通道液滴生成过程对比第37-38页
    3.3 连续相流量对液滴生成的影响第38-41页
    3.4 连续相黏度对液滴生成过程的影响第41-43页
    3.5 壁面润湿性对液滴生成的影响第43-44页
    3.6 结论第44-46页
第四章 Y型分叉微通道液滴分裂第46-58页
    4.1 概述第46页
    4.2 Y型分叉微通道液滴分裂的数值计算方法第46-54页
        4.2.1 模型建立第46-47页
        4.2.2 Y型分叉微通道内液滴无间隙破裂过程仿真第47-54页
    4.3 Y型分叉角度对液滴分裂的影响第54-57页
    4.4 结论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包覆纳米铝粉在二氧化碳气氛中的热反应特性及反应动力学
下一篇:粉煤灰/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