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关于金融集聚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3 关于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3.3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制 | 第19-30页 |
2.1 金融集聚的理论体系 | 第19-22页 |
2.1.1 金融集聚的定义 | 第19页 |
2.1.2 金融集聚的特征 | 第19-20页 |
2.1.3 金融集聚的效应分析 | 第20-22页 |
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涵及演进规律 | 第22-27页 |
2.2.1 产业机构优化的内涵 | 第22-23页 |
2.2.2 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2.3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第25-27页 |
2.3 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机制 | 第27-30页 |
2.3.1 资本形成机制 | 第27-28页 |
2.3.2 资本配置机制 | 第28页 |
2.3.3 信用创造机制 | 第28页 |
2.3.4 风险补偿机制 | 第28-30页 |
第3章 湖南省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的测度和特征 | 第30-51页 |
3.1 湖南省金融业发展现状 | 第30-35页 |
3.1.1 湖南省金融业发展总体现状 | 第30-31页 |
3.1.2 湖南省银行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3.1.3 湖南省证券业发展现状 | 第32-33页 |
3.1.4 湖南省保险业发展现状 | 第33-35页 |
3.2 湖南省金融集聚测度和特征 | 第35-43页 |
3.2.1 金融集聚测量方法 | 第35-36页 |
3.2.2 湖南省金融集聚水平 | 第36-39页 |
3.2.3 湖南省各市州金融集聚分布特征 | 第39-41页 |
3.2.4 湖南省各县域金融集聚分布特征 | 第41-43页 |
3.3 湖南省产业结构衡量及特征分析 | 第43-48页 |
3.3.1 湖南省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 第43-46页 |
3.3.2 湖南省各市州产业结构特征 | 第46-47页 |
3.3.3 湖南省县域产业结构特征 | 第47-48页 |
3.4 湖南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48-51页 |
3.4.1 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 | 第48-49页 |
3.4.2 产业层次较低 | 第49页 |
3.4.3 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49-50页 |
3.4.4 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合理 | 第50页 |
3.4.5 产业技术创新不足 | 第50-51页 |
第4章 湖南省县域金融集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 | 第51-60页 |
4.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51-53页 |
4.1.1 模型构建 | 第51-52页 |
4.1.2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 第52-53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4.2.1 单位根检验 | 第53页 |
4.2.2 协整检验 | 第53-54页 |
4.2.3 模型设定 | 第54-55页 |
4.2.4 省级层面的回归结果 | 第55页 |
4.2.5 县级层面的回归结果 | 第55-59页 |
4.3 实证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0-6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60-63页 |
5.2.1 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 | 第61-62页 |
5.2.2 完善金融体系,优化金融发展环境 | 第62页 |
5.2.3 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对外开放发展 | 第62-63页 |
5.2.4 加强金融集聚,完善金融空间布局 | 第63页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5.3.1 研究的不足 | 第63-64页 |
5.3.2 展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