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快速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8-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页
     ·不同生物识别技术的比较第12-13页
     ·人脸作为识别生物特征的优势与不足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6页
   ·人脸检测与识别的发展现状与难点第16-17页
     ·人脸检测与识别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人脸检测与识别的研究难点第1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7-1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7-18页
     ·本文的内容安排第18-19页
第2章 人脸检测常用算法回顾第19-25页
   ·基于知识规则的人脸检测算法第19-20页
   ·基于特征不变量的人脸检测算法第20-21页
   ·基于模板匹配的人脸检测算法第21-22页
   ·基于统计学习的人脸检测算法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3章 人脸识别常用算法回顾第25-30页
   ·基于几何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5-26页
   ·基于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6-27页
   ·基于模板匹配(静态匹配和弹性匹配)人脸识别算法第27页
   ·基于弹性图匹配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7-28页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8页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8-29页
   ·基于三维模型的人脸识别算法第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4章 基于肤色信息的快速人脸检测算法第30-50页
   ·引言第30页
   ·人脸检测常用的颜色空间第30-35页
     ·RGB 颜色空间第31页
     ·标准化rgb 颜色空间第31页
     ·HSV 颜色空间第31-33页
     ·YUV 颜色空间第33页
     ·YIQ 颜色空间第33-34页
     ·YC_bC_r 颜色空间第34页
     ·YC_gC_r 颜色空间第34-35页
   ·基于YC'_gC'_r颜色空间肤色模型研究及建立第35-40页
     ·肤色模型概述第35-36页
     ·颜色空间选择第36-38页
     ·肤色模型构建第38-40页
   ·肤色区域分割第40-43页
     ·自适应光线补偿第40-42页
     ·肤色区域提取第42-43页
   ·人脸候选区域第43-46页
     ·肤色区域图像预处理第44-45页
     ·连通区域分析第45-46页
   ·人脸特征分析及人脸验证第46-47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5章 基于线性子空间的人脸识别算法第50-70页
   ·引言第50页
   ·基于 PCA 的人脸识别算法第50-58页
     ·PCA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0-51页
     ·1D-PCA 人脸识别算法第51-53页
     ·2D-PCA 人脸识别算法第53-54页
     ·基于加权(2D)~2-PCA 人脸识别算法第54-56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6-58页
   ·基于 LDA 的人脸识别算法第58-66页
     ·LDA 算法的基本原理第58-59页
     ·1D-LDA 人脸识别算法第59-61页
     ·2D-LDA 人脸识别算法第61-63页
     ·(2D)~2-LDA 人脸识别算法第63-65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5-66页
   ·利用 Gabor 小波变换解决人脸小样本问题的人脸识别算法第66-69页
     ·Gabor+(2D)~2-LDA 人脸识别算法第67-6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8-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总结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CA的动态人脸特征提取及其增量学习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G.726语音编码的分析研究及在嵌入式AdHoc网络上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