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引信虚拟样机技术研究及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录 | 第9-10页 |
| 表录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虚拟样机定义 | 第12-14页 |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开发平台介绍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 第二章 脉冲多普勒体制毫米波引信工作原理 | 第20-26页 |
| ·基本组成 | 第20-21页 |
| ·工作原理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引信虚拟样机模型设计 | 第26-44页 |
| ·第一层次模型 | 第27-34页 |
| ·目标实体模型 | 第27-28页 |
| ·弹目交会模型 | 第28-29页 |
| ·目标特性仿真RCS计算模型 | 第29-30页 |
| ·目标回波模型 | 第30-33页 |
| ·信号处理模型 | 第33-34页 |
| ·第二层次模型库 | 第34-42页 |
| ·信号发生器模型 | 第34-35页 |
| ·天线及目标模型 | 第35-38页 |
| ·调制解调器模型 | 第38-41页 |
| ·非线性放大器的仿真模型 | 第41-42页 |
| ·信号处理模型 | 第42页 |
| ·第三层次模型库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模型校验 | 第44-50页 |
| ·模型级校验 | 第44-47页 |
| ·第一层次模型校验 | 第44页 |
| ·第二层次模型校验 | 第44-46页 |
| ·第三层次模型校验 | 第46-47页 |
| ·系统级校验 | 第47-49页 |
| ·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 ·试验结论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0-51页 |
|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第50页 |
| ·后续研究工作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55页 |
| 个人简历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