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探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导论第11-18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页
        3.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第17-18页
一、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第18-21页
    (一) 生态文明教育的界定第18页
    (二) 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1. 我国传统生态思想第18页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第18-19页
        3.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思想第19页
    (三) 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必要性第19-21页
        1. 有利于落实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第19-20页
        2. 有利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生态意识第20页
        3.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第20-21页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第21-24页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1-23页
        1. 课程设置的问题第21页
        2. 环境意识的问题第21-22页
        3. 生态责任意识的缺乏第22-23页
    (二) 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3-24页
        1. 学校方面的原因第23页
        2. 社会方面的原因第23页
        3. 家庭方面的原因第23-24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第24-34页
    (一) 明确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主要内容第24-26页
        1. 生态自然观教育第24页
        2. 生态消费观教育第24-25页
        3. 生态休闲观教育第25页
        4. 生态科技观教育第25-26页
        5. 生态法治观教育第26页
    (二) 掌握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原则第26-28页
        1. 趣味性原则第26-27页
        2. 系统性原则第27页
        3. 活动性原则第27页
        4. 渗透性原则第27-28页
    (三)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学校教育第28-29页
        1. 美化校园环境第28页
        2. 加强教学管理第28-29页
        3.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第29页
    (四) 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的非正规教育第29-31页
        1. 家庭教育第29-30页
        2. 社会教育第30页
        3. 传媒教育第30-31页
    (五) 加强初中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保障第31-34页
        1. 组织运行制度第31页
        2. 监督管理制度第31页
        3. 考核评比制度第31-32页
        4. 奖励惩罚制度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后记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分对盐地碱蓬硝态氮累积和还原的影响
下一篇:盐分对盐地碱蓬硝态氮吸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