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论文

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3页
        1.2.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3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页
    1.3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海绵城市理论解读与国内外理论实践综述第15-24页
    2.1 海绵城市理论解读第15-17页
        2.1.1 海绵城市概念第15页
        2.1.2 海绵城市相关术语解释第15-16页
        2.1.3 海绵城市内涵第16页
        2.1.4 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第16-17页
    2.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第17-23页
        2.2.1 国外研究与实践综述第17-21页
        2.2.2 国内研究与实践综述第21-22页
        2.2.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对比分析第22-23页
    2.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3 兰州市基本概况以及水情具体现状第24-37页
    3.1 兰州市基本概况第24-27页
        3.1.1 自然概况第24-25页
        3.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5-27页
    3.2 兰州市水情具体现状第27-35页
        3.2.1 降水与洪涝特点第27-30页
        3.2.2 水资源状况第30-31页
        3.2.3 水环境质量状况第31页
        3.2.4 水利工程设施状况第31-35页
        3.2.5 城市下垫面情况第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3.3.1 水安全方面第35-36页
        3.3.2 水资源方面第36页
        3.3.3 水环境方面第36-37页
4 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SWOT分析第37-42页
    4.1 S-优势分析第37页
        4.1.1 政府高度重视第37页
        4.1.2 科技资源聚集优势第37页
    4.2 W-劣势分析第37-40页
        4.2.1 基础数据缺乏第37页
        4.2.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绿色基础设施不足第37-38页
        4.2.3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地质灾害多发第38-39页
        4.2.4 民众环保意识和防灾意识薄弱第39页
        4.2.5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实力偏弱第39-40页
    4.3 O-机遇分析第40页
        4.3.1 国家政策的支持第40页
        4.3.2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第40页
    4.4 T-挑战分析第40-41页
        4.4.1 缺乏成熟经验,部门协调困难第40页
        4.4.2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第40-41页
        4.4.3 投融资问题第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与指标第42-46页
    5.1 总体目标第42-44页
        5.1.1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第42-44页
        5.1.2 排水除涝标准第44页
        5.1.3 城市防洪标准第44页
    5.2 具体指标第44-45页
        5.2.1 建成区内主要指标第44-45页
        5.2.2 建成区外主要指标第45页
    5.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6 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预期效益分析第46-49页
    6.1 生态环境效益第46-47页
        6.1.1 显著提高水环境质量第46页
        6.1.2 全面提升生态功能第46页
        6.1.3 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第46-47页
        6.1.4 助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第47页
    6.2 社会效益第47页
        6.2.1 有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内涝问题第47页
        6.2.2 全面提升兰州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第47页
        6.2.3 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47页
    6.3 经济效益第47-48页
        6.3.1 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第48页
        6.3.2 有利于减少额外的费用,减轻社会负担第48页
    6.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7 兰州市建设海绵城市的对策与建议第49-52页
    7.1 规划设计方面第49页
        7.1.1 多规合一,实现规划“一张图”第49页
        7.1.2 加强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场地设计第49页
    7.2 建设管理方面第49-51页
        7.2.1 制定相关法律,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法律保障第49-50页
        7.2.2 成立海绵城市建设委员会,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第50页
        7.2.3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近期突出问题第50页
        7.2.4 保护兰州山水格局,建设绿色海绵体第50-51页
        7.2.5 建立应急机制,打造智慧海绵城市第51页
        7.2.6 培养和引进海绵城市建设人才第51页
        7.2.7 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第51页
        7.2.8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出城入园”第51页
        7.2.9 加强与国内外城市的交流与合作第51页
    7.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8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8.1 结论第52页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街巷”的多样性空间在商业街区中的运用
下一篇:基于对氨基苯乙酮类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与性能研究